很多時候,那種發自肺腑的畏懼,同樣會帶來誠意。
陳平安隨口笑問道:“如今湖君的龍宮佐官,想必換了不少新面孔?”
殷侯小心翼翼嚼著這句言語的餘味。
對方是在傷口上撒鹽?
不能夠。
自己能夠與陳劍仙攀扯幾句,榮幸之至。
一個願意扛下隨駕城天劫的過客,一個又在蒼筠湖大開殺戒、如神靈高坐椅上的傢伙。真是一個令人生畏的……怪物。
殷侯小心起見,點頭道:“如今新任藻溪渠主,生前是一位極貞烈女子,陳劍仙要是不信,只需改道,去看那藻溪如今山水氣象便知。”
至於另外那位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渠主,不提也罷,反正自己與陳劍仙,雙方都知根知底。
但是說來奇怪,早年兩處水仙祠,一個就像蒸蒸日上的高門大戶,常年高朋滿座,一個慘到不能再慘的破落人家,就連祠廟裡邊的彩繪神像,都要承受不住渠主金身。
反而就是這麼個腦子不夠用的蠢笨婆姨,算是蒼筠湖一眾河神水仙中,唯一一個因禍得福的,如今發跡了,水仙祠修繕如新,那斑駁不堪的三尊彩繪神像,都得以重新補漆描金。
倒是那位風光無限的藻溪上任渠主,在當年那場風波中,率先說沒就沒了。
陳平安笑道:“我當然信得過殷湖君。”
去往龍宮之前,就早已看過那處嶄新水仙祠的山水氣數,更換了主人之後,確實氣象一新,依舊是掛那塊“綠水長流”的匾額,虧得當年自己竭力阻攔杜俞,勸他不能太掉進錢眼裡就出不來,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不然估計那塊祠廟匾額,如今已經更換位置了。
如今那條藻溪,溪底水藻叢生,每枝長達數丈,美如鳳尾,溪澗清澈見底,隨流飄蕩,嫋娜可愛。
而腳下這條道路旁的溪澗,雖說不能與藻溪媲美,卻也算是變化極大了,兩岸再不是雜草叢生的慘淡光景,鵝卵石鋪就而出的道路,平坦且清潔,都可以讓一架馬車通行了,當年渠主祠廟卻是距離市井不過數十里山路,都會落個香火凋零的處境,以至於連那祠廟裡邊的神像,都無法承載神光,只能在水府這邊,年年拆東牆補西牆,借債度日,都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她積攢了多年的陳年舊賬,但是偏偏能夠藉著香火,也算她的能耐了。
陳平安問道:“她那隻瀲灩杯,是不是來自清德宗?”
殷侯點頭道:“陳劍仙好眼光,此物確是早年道門清德宗的禮器之一。”
陳平安調侃道:“結果就被這位渠主娘娘拿來承載迷魂湯,附著桃花運?”
殷侯頓時臉色尷尬起來。
到了水仙祠外,過門不入,陳平安帶著殷侯一起縮地山河,轉瞬間,雙方就來到了一條鄰近蒼筠湖的挑礬古道。
陳平安徒步走在山間,問道:“按照本地縣誌的地理輿圖記載,這裡好像叫打石山,附近是不是有處跳尖尾?”
殷侯愈發吃不準這傢伙到底要做什麼打算,只能是點頭道:“陳劍仙半點都不貴人忘事。”
陳平安手中多出一根行山杖,輕輕戳地,打趣道:“拍馬屁這種事,真心不適合殷湖君,接下來咱倆就別相互糟心了。”
登上山頂,陳平安俯瞰四周,可以看到遠處那條白劍瀑,一條白水,似劍倒掛。
附近有山頭盛產瓷土,燒造而出瓷器,可以裝船沿著藻溪,用水路遠銷各地。
殷侯試探性問道:“陳劍仙是不是去過一趟鎖雲宗?”
這場動靜極大的問劍,已經在北俱蘆洲傳得沸沸揚揚了。
太徽劍宗的年輕宗主劉景龍,與一位姓陳的不知名劍仙,一起登山養雲峰,將一座底蘊深厚的宗門,拆掉了祖師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