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很多玩家都在進行對《死亡擱淺》的一個宣傳片內容討論。
在精細度上面,許多玩家發現,《死亡擱淺》這款遊戲簡直是太讚了。
包括主角的臉部模型,還有遊戲中的一個環境,都比起其他型別的遊戲要出色許多。
尤其是山姆走在湍急的河流裡,遠處的瀑布從高空墜落,激盪起的水花更是讓人感慨萬分。
而遊戲裡面雖然場景是寬廣的,但卻又有一種另類的美感。
其實這裡也是楊晨進行過精心設計的。
如同《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的地圖設定一樣。
《死亡擱淺》先拋開連結這一個主題。
他的遊戲內容,實際上就是從A點前往B點,而核心的體驗內容,那就是從A點前往B點這中間的旅途。
趕路中感受到的酸甜苦辣,這就是《死亡擱淺》最核心的內容了。
而如何讓玩家在這段時間內有感受?
地圖的一個設計就是重中之重了。
這一點同《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一樣。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中,同樣只是一個大致的主線劇情任務,指引玩家從哪去哪。
但因為路途太過於遙遠,玩家更多的就是在地圖上面閒逛。
儘管《死亡擱淺》跟《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將細節內容放在地圖中不同。
但有一點兩者也是一樣的,那就是要讓玩家在地圖上趕路的時候,有不同的感受體驗。
曠野之息裡面,將會有各種各樣的內容來分散玩家的注意。
例如一個野外的神廟、一個哥布林營地,或者是其它的一些東西。
而在《死亡擱淺》裡面,那就是複雜的路況,看似不可能透過的道路。
陡峭的山崖、湍急的河流、峽谷這些。
而這裡面《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與《死亡擱淺》都用到了同樣的一種地圖設計理論。
那就是大地三角形法則。
不管玩家在遊戲裡面停留在什麼位置,都會被山脈丘陵或者其他障礙物遮擋住一部分的視野以保持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