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此,萬歲派出使者前往,與其交涉一番,乃是必要的。”包拯接著說道,“只是這派去之人需是一位文官,亦不可在邊境部署兵馬,只作是兩國正常交往。期間,或可提到此事,只是無需深究,要那契丹人自知理虧,從而知難而退即可。”
“包大人之言甚善。”
“文官前往,當不會引起懷疑。”
“包大人果然不同凡響。”
眾人紛紛點頭。
皇帝也很高興。
“包愛卿果然是我朝廷柱石之臣,這種折中的辦法既不會要那契丹人感到壓力,又彰顯了我天朝大國的風範,點到為止,意在警戒。”皇帝笑道,“既如此,包愛卿可願擔當此任,出使契丹?”
眾人的目光再次射向了包拯。
其實,昨日在皇宮的時候,皇帝便已經提到了此事,只是沒有明說要包拯前去,包拯卻已經領會到了皇帝和劉太妃的意圖。
“啟奏萬歲,微臣雖不才,但願為朝廷出力,為萬歲分憂。只是微臣恐能力所限,無法達到預期目的,從而有負萬歲重託。”包拯說道。
皇帝哈哈大笑起來。
“滿朝文武眾卿,若你包大人不能勝任,還有誰可擔當此任?”
皇帝這樣的話,雖有些大臣心中不服,但是,在心中掂量一番,還是覺得不要貿然請旨得好,必定這並非在國內,誰知道那些契丹人會不會野性難馴,若是為此而掉了腦袋,豈不是連屍骨都要埋在異國他鄉了。
“包大人休要推辭了。”
“可要萬歲派出禁軍護送大人前去。”
“此事關乎重大,非包大人不可。”
眾人開始對包大人展開了“圍攻”。
包拯的一張黑臉看不出任何表情。
“承蒙萬歲這般信任,微臣願意領旨前往。只是……”包拯故意沉吟了一下,“依微臣所見,若是帶的人多了,難免會引起猜忌,若帶的人少了,又會招來他人恥笑,笑我大宋無人。微臣舉薦一人,可令此人帶著幾名宮廷宦官和幾名宮女同往。”
聽到包拯居然要帶著太監和宮女,群臣不由得掩嘴竊笑。
皇帝也是一臉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