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哪怕是這與世隔絕的皇宮,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也會立刻傳遍整個京城。
今天,皇帝剛剛進入彩荷宮不久,便有值班太監跑進來報告說:尚書令費庸求見。
由於是皇親國戚,這費庸進入後宮無需事先通稟。
仁宗面帶不悅。
早朝上,無人有事啟奏,這個時候卻又來求見自己,還真不會挑時候。
“我家兄長想必是有急事求見,萬歲看在妾身的面子上,還是見上一見吧。”費彩荷把一隻軟綿綿的小手從仁宗的大手裡抽出來,低聲說道。
仁宗這才緩和下來,說了一聲“宣”。
沒多久,費庸瘸著一抬腿走了進來,正要跪倒,卻被仁宗擺手制止了。
“這裡沒有外人,無需如此多禮。”
“多謝萬歲,多謝御妃娘娘。”費庸站在一邊,低著頭說道。
“費愛卿來後宮見朕,想必是有事情吧?”皇帝問道。
“臣正有一件事情來求萬歲恩准。”費庸回答。
“何事?”
“微臣兄妹在老家之時經常受到鄉鄰們的恩惠,如今,微臣已經來到京城數年,一直未曾回去看望,心中頗感不安。為此,特意為鄉鄰們準備了一些禮物,打算近日派人送回,只是未曾得到萬歲恩准,未敢輕動。”費庸回答。
一邊的費彩荷插進話來:“萬歲有所不知,我兄妹在老家之時,確曾得到過很多鄉鄰的幫助,我家兄長這樣做,正合妾身心意,還請萬歲准奏才是。”
皇帝點頭。
“這點小事何須朕的批准,費愛卿知恩圖報,值得褒獎,你只管派人送去就是。”
“微臣叩謝萬歲。”費庸跪倒說道,卻又面有難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費愛卿莫非有何顧慮?”皇帝問道。
“啟奏萬歲,近日,包大人奉命追查丟失紫金壺一案,京城裡遍佈眼線,微臣恐所送物資沿途被清查,惹來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費庸回答。
皇帝的臉色微微一變。
“萬歲。”費彩荷不失時機的向前湊了湊,一張小臉幾乎貼在了皇帝的臉上,小聲說道,“我家兄長所慮極是,這包大人生性耿直,若是被他看到,恐怕又會鬧出一番大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