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陸遜本能就升起了警惕之心。
所以眾將那些行為,未必沒有他刻意縱容之。
一是為了打壓校事府。
更重要的,他這次回建業以後,要借諸將的反應,再次向陛下進諫,言明校事乃士吏之仇,須緊勒而萬不可縱之。
秦博見陸遜這般模樣,再看看眾將那戲謔而嘲笑的目光,知道自己繼續呆在這裡,只會自取其辱。
當下只得忍氣吞聲地說道:
“上大將軍既然聞陛下詔令,還請儘快動身,前往建業才是。”
言畢,潦草地行了一禮,便一甩寬袖,轉身欲走。
誰知走了兩步,似是想起了什麼事,又轉過身:
“對了,博這裡,還有一信,乃是漢國大司馬寫給上大將軍的,請上大將軍過目。”
“嗯?”
陸遜聞言,終於面露鄭重之色。
示意讓人把信接過來,陸遜拿到信,掂在手裡,臉上的神情由鄭重轉為思索。
正想著漢國大司馬為何給自己寫信的時候,他忽然感覺到周圍的氣氛有些不大對勁。
抬起頭,原來不少將領的目光都落在自己手裡的這封信上。
陸遜略一皺眉,把信藏入袖中,問向秦博:
“汝如何得漢國大司馬的信?”
這一回,秦博終於可以挺起胸膛:
“上大將軍莫不是忘了,博前些日子,方從漢國歸來?”
但見他的眉宇間,頗有些揚眉吐氣的意味:
“博不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是說服了大司馬,完成了陛下交代的事情,而且還頗得大司馬另眼相看,故而大司馬這才讓博轉送信件。”
聽到這個話,眾將就是一陣輕微地騷動。
就算是不提馮大司馬乃興漢會會首,而興漢會又與不少人的錢袋子有關係。
光是漢國大司馬威震天下的大名,亦足以讓這些人動容。
他們這一次,之所以能奪下襄陽,馮大司馬領漢軍在草橋關,吸引魏賊大部的注意,可謂有極大的關係。
更別說在去年這一場混戰中,漢國大司馬除了助大吳奪取襄陽。
還能在失了先機的情況下,不但帶領漢軍重新收復上黨,甚至還能逼退司馬懿,反奪魏賊函谷關等要地。
漢軍兵鋒之銳,在這一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不少世人眼中,這一戰,同樣體現出了馮大司馬高超的用兵藝術。
因為這一戰的統帥,就是馮大司馬,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