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兩頭的蜀虜是不是精銳,月支城與涇陽城已失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現在胡遵面臨著兩個選擇。
一個是退守臨涇,等待長安的援軍。
一個是放棄臨涇,直接跑回長安。
雖說安定郡往南邊,還要經過新平、撫夷護軍等郡才能到達長安。
但自隴右一失,除了長安,關中的守軍大多都是調到扶風郡的汧縣、陳倉等幾個重要據點,剩下的則是放在安定。
就算是原本用來當作長安屏障的北地郡,現在也就是本地郡兵在守。
若是安定一失,長安以北,蜀虜基本就可以直接順著涇水長驅直下,進逼京兆。
想到這裡,胡遵有些哆嗦地問道:
“長安那邊,送去訊息了嗎?”
此時的他心裡極是後悔,若是當初聽從夏侯霸的話,拉下臉皮,直接向長安救援。
那麼現在退守臨涇,好歹也能多出幾分把握。
胡守將自然不知道胡遵心裡所想,他聽到胡遵的問話,臉色就是一僵,有些吱唔地說道:
“涇陽一失守,我就直接過來,想要提醒夏侯將軍與太守,再說了,此等大事,我如何敢私自作主?”
他倒也不是在推脫,畢竟以他的地位,哪有資格直接與長安對話?
胡遵的心一下子就涼了!
不過他雖是因為安定胡氏才有今日的這個位置,但終究還是有幾分本事的。
在確定事情已經無法挽回之後,他很快就反應過來:
“涇陽的蜀虜此時只怕正在來臨涇的路上,幸好吾提前領軍回來,明日即可到達臨涇,想來應當還來得及。”
想到這裡,他連忙寫了三封手書,又蓋上自己的大印,密封好了以後,派出快馬,分別向長安送去。
胡守將看到胡遵向長安送去訊息,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麼,但最後還是什麼也沒說。
胡遵只顧著安排事情,以應付即將到來的緊急情況,也沒有注意到胡守將那有些異常的神情。
安排好事情後,他又讓胡守將先行趕回臨涇,做好準備,他隨後催促大軍急行。
不管月支城與涇陽城兩頭的蜀虜現在是什麼情況,也不管最後是要死守臨涇還是退守長安,他都要先回去,儘可能地把蜀虜的情況搞清楚。
胡守將從烏氏城跑回涇陽,又從涇陽跑到臨涇,再從臨涇跑去找胡遵,如今又被胡遵派回臨涇。
這些日子來一路奔波,當真是又疲又累。
他拿著胡遵的手令,趕回臨涇,下令封鎖全城,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這才能緩上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