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悠久的傳統,最初的目的,其實和中洲戰國時的“媵妾”制度類似:都是為了保證後宮中,本族掌控絕對的權利。
在出嫁公主時,將公主的親姐妹、堂姐妹,甚至是姑姑侄女,搭伴作為陪嫁。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主母一旦因意外(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生產)去世時,“媵妾”能無縫銜接,姻親關係依然能夠得到保留。
大貴族將一個,或者多個女兒嫁給同等地位的貴族或者皇族,免不了為表誠意,附贈多多的嫁妝。
至於小部落,首領若是子女太多,就將面對“聯姻未半而花光預算”的窘境。
“聖女”制度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對於中洲寒門而言,北境人非常好糊弄,茶葉和鹽巴就能打發。即便是寒門女子,遠嫁北境的話,只需帶上幾十抬的鹽和茶葉,就算得上陪嫁豐厚。若是還能捎上兩匹絲綢,那就堪稱是“十里紅妝”了。
可北境小貴族那兒,實在沒法子把女兒往西邊兒嫁了。
北境王庭位於聖山腳下,北境人就算在別處打成狗腦子,也絕不肯在聖山面前出刀兵。
像之前劉紀碰上的,兩個弟弟在山谷口廝殺,他就完全有立場以“驚擾聖山”為由,直接把兩個愚蠢歐豆豆砍了。
當然,他雖然一開始沒這個打算,但是甄英幫他做了。
“提前給你解決倆對手,順便收穫一波兵馬糧草,不用謝。”
中洲女嫁北境,一般都是住在王庭,穩定,且安全。
可西山的政治勢力多以城邦為主,權力的迭代速度堪比550w。
若是把女兒嫁去,過不了幾天,說不定,女婿一家就整整齊齊地,被裝在盒子裡稍帶回來了。
比肉包子打狗,孫權嫁孫尚香、偷雞不成蝕把米,還虧。
讓女兒去選“聖女”,也就是存活率低了點兒。
可萬一賭贏了,就能提升自己家族在王庭的影響力,甚至於將手伸進“神前議會”,從小部落的首領,變為第73個能夠名列“紫卷金冊”的大貴族。
最初的“聖女”,就是無力支付用以聯姻的嫁妝,也不願將女兒下嫁平民的,那些中小部落貴族的女兒。
烏闊魯走了一步爛棋,劉紀做了一個決定。
陰差陽錯,甄英,作為第一次進入“雪山秘境”的純新人,一個本該用旁觀者的視角看完這場鬧劇的人,突然意識到。
自己,其實可以發揮一點點,作為主角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