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你回來啦?”
“回來啦,三叔。”
俞紅光一屁股坐在旁邊的板凳上,端起一杯沒人喝過的茶水一飲而盡,這才又說道。
“冬青,我這首《學貓叫》唱的怎麼樣?”
“唱得.挺好。”
“嘿嘿.現在的人都喜歡聽這個,我經常去給別家唱!”
經常?
看到俞冬青有些疑惑的表情,俞紅光壓低聲音說起原委。
原來隨著那部《武林英雄》電視劇的熱播,俞紅光也成了華陰家乃至渭南家喻戶曉的名人。
特別是在華陰,誰家娶媳婦就請他過去唱歌助興,不管是在縣城的酒店還是農村自家院子搭的臺子,總能聽到俞紅光高亢的聲音。
“這一入冬,結婚的特別多,我有時候忙不過來,一天唱好幾場,剛唱完這家就被人車接到另一家去唱。”
“這唱歌總不能只唱一首《男兒當自強》吧?我就自學了幾首流行歌曲,那首《學貓叫》就是前段時間才學會的。”
“賺了不少錢吧?”俞冬青笑著低聲問道。
“嘿嘿,在城裡唱一場五百,咱們村附近的就三百,當然像紅剛這樣家門親戚,不要錢,免費。”俞紅光說著滿面紅光。
這不就是“走穴”啊?
按理說你要給我這個詞曲作者交版權使用費吧?
當然,俞冬青只是想想不可能說,估計三叔他們也沒這個意識。
“那你不唱老腔了嗎?”俞冬青又問道。
“哎剛開始我在宴席上也唱老腔,可是賓客說不夠喜慶,要我唱流行歌曲,沒辦法啊.”俞紅光深深嘆了口氣。
“不過,過年的時候,我肯定要唱!”俞紅光趕忙補充道:
“我和幾個老夥計商量好了,過年的時候大家都麼事,村委會不是新修建了個鄉村大舞臺嗎?鎮上領導和村支書都支援我們唱,說這是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村上每天給我每人100塊錢補貼。”
100塊錢不多,不過五六個人唱一天就是五六百,連續唱上個幾天十天那就好幾千塊。
現在村上沒有集體經濟,能出這筆錢也就很不錯了。
“好,到時候你們唱,我給你拍照錄影,我準備做個關於華陰老腔的紀錄片,還專門帶回了攝像機。”
“如果拍好在網上播放,也是對華陰老腔一個宣傳。”俞冬青最後說道。
“那,好的很,我給幾個好夥計說下,好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