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插話道:“皇爺爺您說錯了,景恪說的是歷朝歷代都是草臺班子。”
朱元璋笑道:“不用安慰咱,你爺爺咱還沒那麼脆弱,這是有感而發罷了。”
陳景恪檢討道:“其實我這話說的並不對,是對古人的不尊重。”
“人類的文明並非一蹴而就,本就是從無到有的過程。”
“從簡單到複雜,從簡陋到完善。”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在一點點加深。”
“對國家、對人民、對權力,對責任和義務等等這一切的瞭解,都是逐漸加深的。”
“沒有前人的積累,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今天我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趾高氣昂的說他們看的不夠遠,是傲慢的。”
“未來的後人,也會用同樣的態度來點評我們。”
“輕視古人,就是在輕視我們自己。”
朱元璋笑道:“行了行了,別給咱講那麼多大道理了。”
“你說的這些咱都懂,剛才不過是想從側面誇你兩句,伱還給當真了。”
陳景恪笑道:“那也不能只怪我一個人,是太子先當真的,我是被他影響了。”
朱元璋和朱標開心大笑起來。
“那也沒辦法,誰讓他是太子呢,這個鍋只能你來背。”
說笑了一會兒,朱雄英突然開口說道:
“等到特區計劃施行的時候,我去那邊盯著如何?”
陳景恪並不意外他的決定,事實上此事兩人早就商量過。
朱雄英從來都不是那種消停本分之人。
只是他很懂得分寸,平時表現比較低調。
現在這麼好的鍛鍊機會,他自然不願意放過。
朱元璋並沒有直接說決定,而是問道:
“哦,給咱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朱雄英解釋道:“特區需要一個有足夠身份地位,又懂新政的人去坐鎮。”
“在沒有比我更合適的了。”
朱元璋不禁頷首,朝廷符合這個標準的,基本都有重任在身很難走的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