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一個人影龍行虎步的走進來,正是朱元璋。
後面還跟著朱雄英。
“參見陛下,參見太孫。”
眾人紛紛行禮。
朱雄英悄悄的挪到徐妙錦身邊,露出討好的笑容。
他自以為自己做的神不知鬼不覺,殊不知大家都看在眼裡,只是懶得揭穿他而已。
換在別的家庭,他這麼做大機率要被指責。
但朱家,懂的都懂。
朱元璋坐下後,笑道:“你們在聊什麼呢?”
馬皇后就將方才的話題說了一遍:“剛才正聊到,誰才是為宣太后主政創造條件的那個人。”
朱元璋笑道:“那肯定是秦惠文王啊,若沒有他的寵信,也就不會有宣太后。”
馬皇后卻並不贊同:“秦惠文王時期,宣太后只是寵妃,連王后都不是。”
“秦惠文王薨逝之後,宣太后都被趕到兒子的封地去了……”
“若非秦武王逞強舉鼎而亡,後面也就沒她們娘倆的事兒了。”
朱元璋想想,確實如此:“既不是秦惠文王,也不是秦昭襄王,那總不能是秦武王吧?”
“小子,別賣關子了,快說是誰。”
陳景恪這才揭曉答案:“是商鞅。”
眾人都很驚訝,怎麼都沒想到,會是商鞅。
朱元璋問道:“商鞅當政的時候,宣太后還沒嫁到秦國吧?”
“你不會是想說,他留下了什麼後手吧?”
陳景恪很清楚他們為何會這麼想,不站在歷史角度分析,還真無法將兩件事情聯絡到一起。
“這就要從太后的出身和制度,兩個方面來解釋了……”
“咱們先說說太后的出身問題……”
“太后想要掌權,就要任用自己信任的人。”
“其實說白了,就是孃家人,常人口中所言的外戚。”
“沒有外戚執掌要害部門,執行她的意志,就算她有再大的本領都沒用。”
“宣太后也是靠著‘四貴’,才成功掌控國家大權。”
“就連武則天,都要重用武三思等人,就是這個原因。”
“但先秦時期列國頻繁聯姻,一國之主的後宮,大多都是他國貴女。”
“能當上王后、太后的,基本都是他國公主、貴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