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輛大巴從東城藝術學院開了出來。
車上,七八名教授,十多名學生,都有些有氣無力的。
一名學生,在自己的老師面前軟磨硬泡:“老師,我的手受傷了,今天不能彈鐘琴了。”
“受傷了?哪裡受傷了?”
“我覺得可能是腱鞘炎犯了,昨天晚上就痛得厲害了。”
“有去校醫院檢查嗎?”
“沒有,昨天晚上回來太晚了,今天早上一早就來了,沒時間去醫院……”
老師皺起眉頭,認真看了幾眼這名學生,這名學生也一臉的認真。
“好吧,今天你就別彈了,休息一下吧。”
“謝謝老師!”
這名學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還給旁邊坐著的同伴比了一個V字。
“不用彈了?”他的同伴低聲問。
“嗯……不用彈了,我再彈下去,都快不會彈鋼琴了,下個月我還有國際比賽,輸了怎麼辦……”這名學生道。
後面,他的老師其實看到了,不過也只是搖搖頭。
這些學生們,能夠考上鋼琴系,本身也已經付出了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的金錢。
以及全家人十幾年的努力。
想想現在一節音樂課多少錢。
一節大師課,又多少錢。
逼著孩子練琴,又多難。
到了現在,終於快要出成績,快要出人頭地了,誰也不敢拿自己的職業生涯打賭。
但還有人有不同的意見,他前排,一名男生轉過頭來,看向了身後:“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能夠練會鐘琴的話,是不是比鋼琴家更有前途?”
“嗯?”
“鋼琴家這世界上要多少有多少,你彈一輩子琴,說不定也沒能讓人記住你的名字,但是鐘琴只有一個,相比更容易出名對不對。”
“說的有道理,說不定這樣比彈鋼琴更容易出頭,但是鐘琴太難彈了……”
“不對,別忘記了,鐘琴只有一個,萬一哪天這架鐘琴壞了,失業了怎麼辦?”
“這東西哪有那麼容易壞,而且它現在已經是東城的地標了,只要東城還在,鐘鼓之琴肯定還在……”
車輛後方,幾名學生低聲談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