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朝中如何,劉裳是很開心的,他發現,師父交給他的東西,真的很有用,以前還不覺得,沒想到到了這方世界後,師父所教給他的機關技藝,竟能讓他如魚得水。
一個絞盤而已,就讓這些九曲流域的百姓們,對他頂禮膜拜,比施展道法換來的還要有用,他在這方世界的第三座道宮,也正式在九曲河邊立下。
本來包詠易還說要立在上郡,以包家的實力,必定又是一座金碧輝煌的道宮無疑。
可劉裳卻不以為意,堅持要把道宮立在九曲下郡,與那些百姓在一起,誰也不知道天師這麼做的意義何在,不明所以。
那些百姓得知後,紛紛親自上陣,也要給天師修建道宮,包家自然是出錢出力,不管道宮建在哪裡,包家都是出錢出力的。
劉裳看著熱火朝天的場景,很欣慰啊,這方世界裡,他的根基再次邁出了一步。
道宮不是幾天就可以建造好的,所以劉裳沒有停留,簡單的交代過後,他們就繼續朝著明國而去,剩下的事情,自然有包家打理。
至於道像的開光,他早就對著一塊用以鑄道像的大石傳入一絲真靈,這是根基力量的來源,關乎他的修為道行,可不會忘記這關鍵性的一步。
燕山伯侯卿帶著千人隊伍,親自護送天師到了這千里燕嶺,那就是唐國的東面防線,一個燕嶺如一道天然屏障,把唐國和宋國分隔開來,他們準備橫穿宋國,回到大明,這是最近的路。
“天師,您看,此處就燕嶺了,千里燕山乃我唐國奇景,天師可要遊覽一番。”侯卿在一旁道。
劉裳看著茫茫的燕嶺,有些想念在華夏的西南大山了,道:“你是這裡的守將,去哪兒,你安排吧。”
侯卿聞言,探詢介紹道:“據此三里,有一盛景,書聖張獻之曾在哪裡作筆留字,留餘後人,天師可要去鑑賞一番?”
劉裳是個百家通,琴棋書畫,無一不精,百家之長無一不通,聞言,也是好奇,這個世界和前世的文明底蘊,又有何不同之處,看看也好,就點頭。
“書聖?既然稱聖,想來定是不俗,也好。”
陳闢躬身在一旁介紹起來:“恩師,那書聖乃宋人,一手書法縱橫飛墨,狂放不羈,早年弟子還曾拜見過書聖,與我朝兵聖狄國公,魏國殺聖齊豫,醫聖孫思哲,不過此人落魄了,現今不知流落何處?”
劉裳知道殺聖齊豫,兵聖是狄漢臣那老傢伙,這個弟子的一身本事,就是自齊豫哪裡學來的,殺聖的一身殺意煞氣,還真是名不虛傳,可惜已經死在唐國了,不然劉裳都想見識一下。
兵聖狄漢臣那個老貨就算了,見了幾次也沒啥稀奇,至於這書聖,他到是覺得有些興趣,身邊要是有個寫寫畫畫的能手,傳道的時候,把他的畫像挨家挨戶的送,嘖嘖,這不是省事多了嗎?
“本座對這張獻之有些感觸,掐指一算,他與我道有緣,侯將軍,你可替本天師傳出去,本天師想見一見此人。”劉裳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陳闢瞠目結舌,其他人都是一臉的驚奇,這也可以,陳闢不僅在心中想到。
恩師這是又要多個弟子?我又多了一位師弟?
劉裳卻沒有絲毫的不好意思,了道:“走吧,去那風之地景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