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之,歲近四十,宋國人,世人稱之為書聖,書畫雙絕,好杯中物,性灑脫不羈,因性情使然朝中多有排擠,混不下去的他,毅然決然的辭去官職,寄情于山水之間,名山大川多有其足跡。
沒想到因此在世間名聲大噪,有人為求其書畫,一擲千金而不可得,他言,書畫乃風雅之事,豈可以金銀比較。
有風華絕代的佳人自薦相伴,他卻慌忙逃走,留下決別詩句,今生已絕情思戀,莫道相知難同行,從此只喜杯中酒,翩翩佳人且自珍。
因為這件事,他喜歡好美酒,更比佳人的性子,也是為人津津樂道,且對他的人品更是佩服。
要知道,那可不是一般的才女,而是名滿天下的清倌人,慕如煙吶,多少人為成為她的入幕之賓而欲罷不能,她卻是看都看懶得看一眼,竟對張獻之主動投懷送抱,還嚇跑了人家。
多少男人對張獻之恨的牙癢癢,又羨慕他的豔福不淺。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還有一段內情,張獻之之所以逃走,實是因為痴情,他的夫人,也就是他的表妹,本來琴瑟和鳴,比翼雙飛,奈何天不遂人,他的妻子因疾故去。
張獻之痛不欲生,發誓今生不負賢妻,不對任何人動情,可是,當他有一次路過宋國安州,與慕如煙偶遇,並且相伴一段時日,慕如煙對他的才氣所打動,對他暗生情愫。
作為過來人的張獻之眼見如此,知道這段時日的交往,就要結束了,他不想辜負表妹,違背自己的誓言,於是決然的離去,他對慕如煙不能動情。
所以才留下絕筆,再次一個人孤伶伶的流浪世間,那絕筆就留在燕山,也就是現在劉裳他們正遊覽之地。
慕如煙傷心不已,也明白了他的心意, 同樣在這裡寫下幾句詞句。
“張郎既有情,卻行無情事,何需別我去,不言自相知。”
劉裳品讀了一遍,感慨脫口而出道:“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對於恩師每每出口成詩句的感慨,眾弟子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在場要論文采,陳闢說第一,想必誰也不會不服氣吧,他此刻又魔怔了,陳闢是個時刻都在思考的人,與恩師同行日久,越是感覺到恩師的強大不凡。
一次次的打擊的他對自己的文采功底不自信。
“恩師,好意境啊,弟子佩服。”許聰趕緊拍馬屁,他還是個孩子,所以說什麼都不會讓人覺得突兀。
朱梃對於天師愈加好奇,仙人風采。
侯卿就算是個大老粗,也覺得天師的話語很貼切此情此景。
陳闢突然魔怔一般,提劍而出,對著張獻之和慕如煙留字的山石,提劍唰唰的寫下了劉裳的詩句。
做完這一切,陳闢收劍而回,朝著恩師拱手道:“恩師留墨寶於此,將來必傳佳話。”
你的馬屁很生硬啊,但是劉裳很喜歡,這個小機靈鬼,不錯不錯,辦事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