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法明令禁止殺、傷牛馬,倒還尚在其次;
軍用馬匹稀缺,導致的騎兵部隊建設止步不前、對外戰略劣勢無法彌補,使得如今漢家在對外戰略——主要是對匈戰略格局當中,處在了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
“要想決戰匈奴,就要有騎軍;”
“而組建騎軍,就需要足夠的戰馬。”
“蓄養戰馬,便要興行馬政。”
“失去了河南地,便只能在北境遍設馬苑,以求緩圖······”
如是低語著,饒是心中思緒沉重,劉勝也只得強迫自己回過神,再強打起精神,頗有些鬱悶的抬頭望向劉舍。
“桃侯方才說,雁門苑,是我漢家第一座蓄養戰馬的馬苑;”
“那除了已經被匈奴人毀去的雁門苑,我漢家,還有其他的馬苑嗎?”
“既然雁門苑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每年出欄上百匹戰馬,那其他的馬苑就算還沒開始出欄戰馬,應該也快到了可以‘收穫果實’的時候了吧?”
聽聞劉勝此問,劉舍面上愁苦之色稍退散了些;
只是語調中,仍能聽出劉舍這個前太僕,對雁門苑被毀去的遺憾,和感慨。
“雁門苑,興於先太宗皇帝前元四年。”
“也就是從那一年開始,太宗皇帝嚴辭行令於宮中:後宮女卷衣不用錦、裙不拖地,帷帳不得文繡,餐食不得過靡。”
“這,正是因為雁門苑的設立,讓太宗皇帝清楚地意識到:馬政,是非常耗費錢財的事。”
“可即便是如此,先帝也還是省吃儉用,以近乎每兩年一座的速度,在北牆附近興建馬苑。”
“——凡太宗孝文皇帝一朝,我漢家在代北、燕北一帶,共興建起包括雁門苑在內的九座馬苑。”
“除去已經被毀去的雁門苑,興行於太宗皇帝六年的樓煩苑(代北)、太宗皇帝八年的造陽苑(燕北),如今也都到了可以出欄戰馬的時候。”
“剩下六處,則是短的需要再等兩三年,長的,如先帝晚年所興建的幾處,則還需要六七年的時間······”
聽聞劉舍此言,劉勝心中只又是一沉。
劉勝很清楚:劉舍這‘斷則兩三年,長則六七年’的推斷,僅僅只是安慰自己的場面話而已。
——雁門苑從先帝早年設立,到先帝駕崩才開始產出合格戰馬,期間花了足近二十年的時間!
雁門苑如此,其他的馬苑難道就不會如此?
尤其那幾座先帝晚年,尤其是先帝駕崩前幾年興建的馬苑,距今都才只有不到十年曆史;
要想讓這幾處新苑,也像曾經的雁門苑一樣穩定產出合格戰馬,沒有再十年的功夫,根本想都別想!
而這個結論,讓劉勝本就不算樂觀的心,只更愈發悲觀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