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產品的產業鏈發展到一定程度,代工廠的出現是必然的。
對於大公司大集團來說,追求的還是利潤。
而把一些業務外包給代工廠,可以產生更多的利潤,那為什麼不外包呢?
在個人電腦,手機產品,通訊電器產品的時代,基本上,都是外包給代工廠的形式進行發展的。
歷史上,全球可不止富土康一家代工廠,在灣灣就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代工廠,郭泰名能夠帶著富土康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廠,足以說明這個人還是很有能力的。
郭泰名在那介紹自己公司優勢的時候,楊銘也在那耐心聽完。
楊銘說道:“郭先生,那麼多類似的公司,我為什麼一定要把公司的外包交給貴公司呢?更何況,像現在國內許多來自香江的代工廠,他們價格更低。還有,如果代工廠真的賺錢,帝國集團也完全可以扶持自己的代工廠。”
此時,國內像鵬城工資更低,代工廠在拿到訂單的時候,價格自然也更低。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郭泰名的富土康到鵬城發展,逐漸遍佈國內。
這就是國內人口優勢。
除此之外,還有產業鏈的轉移。
郭泰名的富土康也是跟著產業鏈和人口優勢到國內發展的。
到了三四十年後,雖然歷史上國內的人口優勢還在,工資越來越高,還有各種複雜環境下,導致開始出現產業鏈轉移。
開始轉移到南洋,郭泰名的富土康自然也跟著搬到南洋,甚至印毒。
現在富土康還沒有出現,郭泰名也還沒有到鵬城開第一家富土康代工廠。
聽到楊爵士那句話,郭泰名有些啞口無言。
正如楊銘說的那樣,類似的代工廠太多,為什麼楊銘一定要把那些業務交給他們公司呢?
就現在來說,富土康和那些公司相比,優勢不大。
除此之外,楊銘也沒有必要扶持一家和自己不相關的公司發展起來。
“楊先生,我。”
“郭先生,你回去再好好想清楚,如果你覺得比別的代工廠更有優勢,還可以來找我,但是,我很快回香江了。”
郭泰名被鄧昌富送出去。
。。。
鄧郭泰名離開後。
回到家裡。
在客廳那裡轉來轉去,他想不明白自己離開前,楊爵士說的那句話。
自己公司比起其他公司優勢?
量大?
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