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奪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第946章:郭泰名求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46章:郭泰名求見! (1 / 3)

1984年10月26日。

星期五。

下午。

楊銘在劍潭公園裡面散步。

這次楊銘前來灣灣考察和投資,從蔡家手中收購超過三分之一的產業,已經超出預期了。

當然,楊銘知道這次來正是合適的時候,太早不行,太遲了,十信危機爆發,帝國集團也沒有收購機會。

“少爺,我們要回香江了?”一旁的阿珠問道。

“怎麼?不喜歡苔北的生活。”

一開始,阿珠可能還覺得新鮮,時間一長,阿珠還是想回香江生活。

可能也和圜山飯店住的壓抑有關。

“少爺,還是淺水灣半山別墅住的舒服。”

當晚。

楊銘剛剛吃完晚飯,回到豪華套房的書房。

鄧昌富敲門過來說道:“楊先生,有一個人想見見你。”

有一個人?

此時在灣灣想見他的人很多。

但是,楊銘並不是什麼人都見。

“是誰?”

“他叫郭泰名。”

郭泰名?

楊銘覺得這個人很熟悉。

當鄧昌富介紹對方是弘海精密公司老闆的時候,楊銘已經知道對方是誰了。

不正是後來被譽為血汗代工廠富土康的老闆郭泰名?

此時的郭泰名在灣灣的富豪來說,他還排不上名,和灣灣本土的十大財團相比差遠了。

像蔡家只是把其中三分之一的產業賣給楊銘,還是在虧損那麼嚴重的狀態下,楊銘都要花160億新苔幣收購。

但是,此時的郭泰名正處於發展中。

1973年2月,郭泰名出資10萬元新苔幣,與朋友在苔北縣創立了弘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塑膠產品。

不到一年時間,企業成為郭泰名的全資公司。黑白電視機剛剛在臺灣地區興起,郭泰名就從製造黑白電視機選臺的按鈕做起。

這時的弘海不過是個規模只有30萬元新苔幣的小公司,僅有15名員工。1974年,成立弘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資本額30萬元。

1977年,公司開始扭虧為盈,郭泰名立即從東洋購買裝置建立模具廠,為日後發展奠定基礎。其後他又陸續投資建立了電鍍部門與衝壓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