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始至終,楊銘都是很看重人才和重視教育的。
這次回到老家,楊銘也會對老家的教育做出改變。
除了對於三角塘小學進行重建計劃外,楊銘還有更加龐大的計劃。
“沈先生,張秘書,我對於教育一向是很看重的。這次回來老家也是,我準備先參觀老家學校,再做出適合的改變。”
教育?
沈先生和張秘書已經得知,楊先生當初在燕京參加國慶典禮,給國家送了一份大禮,正是每年給國內捐款一億港幣作為國家助學金。
這對於國內大學和人才的培養,無疑是天大的喜事。
現在楊先生又準備對老家的教育做出改變?
難道楊先生又準備大規模支援老家的教育?
“楊先生,不知道你想去參觀哪些學校?”
“沈先生,張秘書,老家片區那麼大,不可能全部學校都去,我想龍川縣的中學,小學,還有紫琻縣的中學,小學,河原縣中學和小學,我也想去看看。”
龍川?
紫琻?
河原?
沈先生和張秘書立刻記下來,倆人也是顯得很激動。
相比起楊銘對於三角塘那些村民的改變,現在這些才是真正改變。
除了他們要提前安排好外,他還要立刻向遠在燕京的老先生,以及粵省的錫老彙報這件事。
“你們先回去安排好,明天上午,我就去看看,年前的時候,我希望能夠看完那些學校。”
“楊先生,沒問題。”
沈先生和張秘書當即離開這裡。
在楊銘看來。
教育真的太重要了。
現在他的老家地理位置算不上太好,除此之外,還有些保守和排外。
在楊銘看來,老家的發展,希望始終在孩子身上。
如果這些老家的孩子都受到教育,他們不但可以走出老家,改變他們的命運,獲得更好的人生,甚至,他們也會改變現在老家的情況。
在教育這方面,楊銘始終不會吝嗇。
能夠為老家真的培養出一大批的人才,楊銘覺得那是真的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