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銘從祠堂出來。
先去吃了晚飯,回到房間那裡。
阿珠和鐘楚虹走了進來。
“少爺,我剛剛看到那些村民很興奮,個個都說你和楊先生是大好人。”阿珠進來說道。
“楊少,你不會真的給他們發錢了吧?”鐘楚虹問道。
“發錢?哪有那麼多錢發,不過是改變村民的生活條件,解決他們後顧之憂而已。”
楊銘確實給老人和新生兒發錢,這些都是非常有需要的。而且,無論是老人還是新生兒,楊銘給他們發那筆錢,都算是尊老愛幼。
當晚。
楊銘一個人在房間那裡坐了很久。
此時。
楊繼榮父子在三角塘發錢的事,已經傳出去了。
傳到老隆公社,佗城公社,甚至龍川縣,由龍川縣再往外傳播。
這個時代,沒有手機進行即時通訊,但是,像這種事,一傳十,十傳百,還是很快就傳開了。
“你聽說了嗎?香江回來的楊先生給他們三角塘生產隊每個村民發一萬元!”
一萬元?
這是什麼概念?
此時的一萬元就是萬元戶,在全國都沒有多少。
這筆錢相當於未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價值。
許多人聽到這件事,羨慕得要命,問題自己不是三角塘村民的。
想到自己也是龍川縣的,怎麼也算是楊先生的老家,為什麼楊先生老家的村民有錢發,他們其他人沒有發呢?
接下來傳得更廣,傳出三角塘的村民,家家戶戶都建新房,除了平常難得一見的四大件,還有其他電器產品。
其中,四大件也叫三轉一響。
三轉是指手錶、腳踏車、縫紉機,一響是指收音機。
現在聽說還給發黑白電視機等等。
外面的人越聽越覺得流口水。
這一下,沈先生,張秘書等人都坐不住了。
他們在第二天。
也就是1979年1月13日,大清早坐車前來三角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