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渡過:抑鬱症治癒筆記> 對賽娜遺言的分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對賽娜遺言的分析

2013年2月16日夜,一位網名叫“sie

a賽娜”的女孩,在她的微博上發表了一段遺言,後被證實自殺。

她的遺言短短400多字,冷靜、理智、清晰、痛楚。我反覆看了多遍,感傷和痛惜之餘,感覺她對抑鬱症有很多認識誤區。假如不是這樣,也許她就能堅持下來,走出黑暗。故對她的遺言做一些解析,以為後來者鑑。

先實錄她的遺言,共兩段:

抱歉很多事情沒來得及處理和交代就離開。抑鬱症太痛苦,世界變得黑暗扭曲,再努力也感受不到任何美好,想什麼都想到死。姥姥在叫我,應該就要精神分裂,實在熬不住了。再見,大家。

並非新聞報道通常說的想不開或某種壓力過大而輕生。已經抑鬱多年,一直沒法完全感受到正常人的樂趣和追求,只是以為自己生性冷漠被動。元旦高燒三天後,開始經歷抑鬱症爆發,整夜失眠,興趣慾望全部消失,抗拒交流,變得邋遢懶惰,身心狀態全面惡化。春節前在安定醫院確診為重度抑鬱症,發展至今失去大部分記憶、思考、交流和行為能力,沒有方向感,無法組織語言文字,大腦彷彿被綁架,甚至連點餐和發郵件都難以順利完成,藥物治療的副作用更像惡狗噬咬身心。現在意識已經瀕臨分裂邊緣,入院是唯一選擇,但明白醫治這精神癌症耗時耗財而且效果難以保證,即使有幸痊癒,失去工作能力的前精神病患者在現今社會也難以謀生,更害怕長期服藥和隨時可能復發的陰影相伴終生。自知不屬於意志力強大人群,無力繼續與日夜不斷的恐怖體驗糾纏,不願就此生活在議論和同情中,亦不願給脆弱的家人再增加長期照料病人的精神和經濟負擔。責任和道理我都明白,也曾嘗試自救,但身心脫離自我控制,時刻被絕望和無力困擾,滑向黑暗深淵的痛苦實在不堪忍受,反覆思考後還是選擇自行結束。請大家理解我的掙扎和無奈,原諒我的自私和懦弱。再見,愛你們。

“世界變得黑暗扭曲,再努力也感受不到任何美好,想什麼都想到死。姥姥在叫我,應該就要精神分裂,實在熬不住了。再見,大家。”

分析:儘管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都與神經遞質有關,但兩者完全是兩種不同的病。精神分裂症被猜測是大腦中神經遞質多巴胺失衡,抑鬱症被猜測是神經遞質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失衡。通俗地說,它們是兩股道上跑的車,不會相遇。抑鬱症不可能變成精神分裂,精神分裂也不會變成抑鬱症。

當然,抑鬱症嚴重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現精神症狀,稱為“伴有精神症狀的抑鬱症”;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發病前可能會有抑鬱狀態,在康復期也可能出現抑鬱症狀。但兩者是不相通的。

賽娜說“姥姥在叫我”,應該是一種假性幻聽,這與精神分裂的妄想、幻覺有本質區別。賽娜的遺言中兩次提到精神分裂,如果害怕即將到來的精神分裂是她選擇自殺的一個原因,這多麼讓人痛惜!

“醫治這精神癌症耗時耗財而且效果難以保證……”

分析:“精神癌症”之說,實在是自己嚇唬自己。抑鬱症雖然可怕,但國內外統計已經表明,有三分之一的抑鬱症患者可以完全治癒,終生不會復發。

如果患者及時就診,配合治療;假如再運氣好,用對藥,最快一個月內就可以緩解乃至痊癒。

“即使有幸治癒,失去工作能力的前精神病患者在現今社會也難以謀生……”

分析:抑鬱症不是精神病,只是一種情感障礙。不要自己給自己戴上精神病的帽子。而且抑鬱症只是大腦的功能性失調,並非器質性病變,不是永久性損害。

賽娜敘述她在病中,“失去大部分記憶、思考、交流和行為能力,沒有方向感,無法組織語言文字,大腦彷彿被綁架,甚至連點餐和發郵件都難以順利完成”——這是殘酷而真實的敘述。但這一切都是可逆的。病癒後,智力、記憶力、決斷力等等,不會受任何影響。原來有多聰明,還是有多聰明。

“更害怕長期服藥和隨時可能復發的陰影相伴終生……”

分析:抑鬱症複發率確實較高,但復發都是有原因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行停藥。如能做到遵醫囑,堅持服藥,同時進行恰當的心理治療,一般不會復發。

當然,堅持服藥,說起來容易做到難。尤其是病癒後,還能堅持服藥更加不容易。

“現在意識已經瀕臨分裂邊緣,入院是唯一選擇……”

分析:住院並不可怕。如果是重症患者,住院會有更多的治療手段。比如做無抽搐電休克療法(MECT),並無太多的痛苦,見效較快。再輔之以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即使重度患者也能很快擺脫抑鬱。

森田療法主要適用於強迫症、社交恐懼症、廣泛性焦慮、驚恐發作等,其精髓是八個字:“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