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出生開始,就跟著父母顛沛流離,隨時準備逃走,就算在一地安穩生活一段時間,也因為我這個生有鱗片的異類,受盡他人排擠奚落,從我記事起,與我親近之人,就只有父母二人。在逃跑過程中,為了護我周全,父母更是多次受傷,於是我立志一定要增強實力,將來保護父母。可是長大後,懂些修習實力分界,我才知道面對那些追捕我們的人族神獸,是多麼的無力。我現在有一個翻身的機會,失敗了,身體必遭反噬,實力還不如現在,願望必無法實現。父親被捕,母親去世,身邊無一親人,周遭盡是些落井下石,譏諷嘲笑之嘴臉,這大千世界還有什麼值得留戀的?下去陪陪母親,不使她孤獨,也是我這個廢物兒子唯一能做的事情了。”龍在天感慨道。
聽到在天話語,震林心中同情,更有些擔憂。
“修習路,講究心性堅韌,平和靜氣。我不知道你們吞噬神獸血晶,有什麼規矩,可是做事心思繁雜多念,對於你來說終歸有影響?還是不要想太多為好。”祖震林勸慰道。
“祖兄不必擔心,這些都是早就做好的打算,不會亂我心性,擾我心神。現在說這些,也是一舒心中多年積鬱,讓我更加輕靈通透。”
祖震林其實有些不太認同在天的決定,但是性命攸關的當口,實在不宜大動干戈,同他爭辯,質疑他的信念,防止他到時遲疑出錯,只能徐徐善誘,令他善待己命。本是朱顏綠髮,風華正茂,卻如那耄耋老人,看淡生死,這可不是什麼好事。貪生畏死,本是世俗人斥責無骨小人的言語,可是對於修習者來說,卻是基礎,修習功法,竊取天機,本就是為了延長壽數,延年益壽,存活世間。螻蟻尚且貪生,更何況人?只不過活命之後,就有了諸多道理,有了捨生取義,有了尊本心,得自在,輕生死。修習更上一層樓,貪生卻不畏死,有一線生機,絕不輕言生死,可如果違背立世道理,也可慷慨赴死。不過也可能是自己杞人憂天,如果在天真是一朝得道,化為真龍,那時意氣風發,他當然不會再有心死輕生之念了。為防萬一,慢慢勸慰,猶如春風吹池水,終歸會起了漪漣。
“對了,你說你是遵從家族遺訓,外出雲遊,你就打算四處亂走嗎?沒有規劃路途?”龍在天好奇問震林。
“雪原終年冰封,萬里雪飄,入眼處,茫茫白色,就算有些零星翠綠,還常常藏於暗處。在書本上,瞭解到世上還有延綿草原,遮天林木,磅礴大河,飛流瀑布等絕色美景。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沒有什麼細緻規劃,只是想著由北至南,瀏覽山河風光,真真實實地看一看美妙景色。在路途中,再結交些朋友,就不枉我辛苦出來一趟了。”
“你不關心自己的修為境界嗎?瞧你也不像那些一心證道的修習者,日思夜想,全是修習事,所作所為,只與修習有關。難道這雲遊四方,有助你境界增長嗎?母親給我講過一些故事,修習者不會一直龜縮於府,但是出行必有目的。”
“我當然也關心自身修為,不過欲速則不達,不久前,與人打鬥,無意間頓悟破境,現在只要穩固即可,不必時時練功。至於外出雲遊,對於我的心境成長大有裨益,可是長輩的意思卻是不曾領悟,也許只是讓我們這些後輩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祖震林回道。
月光明亮皎潔,星光閃爍暗淡。
祖震林隨口說道:“看這夜幕,星光點綴,明月鑲嵌。可是星光如何與明月爭輝,人們只會注意到這一輪月亮,誰會在意繁多的星星,而兩者依然共存,其實這和世間人何其相像,攀登至頂峰的人何其稀少,大多數人都在山路上,或者一生都活在山腳,蹉跎歲月,而不得其法,可是山下人仍然奮鬥不止。鬥志不失,希望永存,不定何時,就找到了他的法,又登上了一截山。只有活著,才有希望啊。”
龍在天聽著震林的講話,心中高興,知道震林是在勸誡自己珍惜生命,是真的關心自己,自從母親去世後,已經有多少年,沒有人如此關心自己了。轉頭看看震林,只能看到他的側臉,面龐白皙,鼻樑高挺,由此可見英俊不凡,另外還能看出他的稚嫩未脫。
“祖兄,不必過於擔心,我不會輕易求死,我有信心功成。另外我有些話,也想和你說說。”龍在天不等震林回話,接著說話,“你初次離家,不懂人情世故,不知人心險惡,忘恩負義者有之,恩將仇報者有之,而你又心地善良,這樣更容易招惹禍端。話說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知命順道,幫人救人,切不可犧牲自己,先保命後做事,如果不成,心中不必苛責。說一千道一萬,從我這些年的經歷來看,一句話以蔽之,心冷些硬些,才能活得長久自在。”
祖震林笑道:“知道了,離家時,家中長輩也說過防人之心不可無。”
言語輕,歷事重,只有經風歷雨,才知道各中滋味。兩人現在都是說道理,而不解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