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一番研究下來,結局倒是令秦淮頗感意外,這篇鎮心訣竟然只是這半本無名功法上附帶的一個小小心決,而這本無名功法似乎還跟上古時期的玉虛宮有關,乃是一部可用於飛仙的主修功法。
而這篇鎮心訣,恰好就需要這篇功法修煉出的淡金色真氣方能驅使。除了鎮心訣之外,這無名功法中竟還另有一篇口訣,不過卻是太過於兇厲,像是上古時期的一篇禁術,也不知著書之人將之寫入其中是為何意。
秦淮自是知曉留下三清真訣的廣成子亦是出自玉虛宮一脈,不由得對這無名功法又高看了一些。這功法雖未必比得過三清真訣,但也絕不會比太乙金丹決差了。但因為是殘篇的關係,又沒有後續功法接洽,這樣一來它的實用價值便大打折扣,被遺棄在藏經閣也就能想通了。
不過秦淮卻不這樣認為,既然決定要修那篇鎮心訣,那浪費一些時日先來修修這淡金色真氣,也是未嘗不可的。而且如果兩門功法出自同源的話,那這淡金色真氣便不會與三清真氣衝突,這樣的話想必也不會影響後續的修煉。
秦淮下定決心之後,便暫緩了其他功法的修煉,專心的修煉起這淡金色真氣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秦淮似乎與這無名功法極為契合,修煉起來也極為的順暢,比之修煉三清真氣,速度何止成倍增長,幾乎都快趕上宗內那幾位天才弟子了。
修煉出淡金色真氣以後,也印證了秦淮心中的猜測,兩股真氣果然在秦淮體內涇渭分明,互不干涉,算是能夠和諧相處了。如此一來,秦淮便可放心大膽的修煉這淡金色真氣了。
因為這淡金色真氣沒有後續功法的緣故,那篇進展較慢的太乙金丹訣倒是不能就此捨棄,再加上這無名功法修煉起來頗為容易,秦淮心一橫,索性就二者同修了。
但秦淮還是沒有過於急躁,而是小心謹慎的維持著二者的平衡,每當無名功法修煉至一定程度之時,便會停下來修煉太乙金丹訣,讓這兩股真氣始終旗鼓相當,以防出現什麼意外變故。
唯一缺憾的就是,由於秦淮體內多出一股真氣的原因,因而身體負荷也是尋常人的兩倍,起初還不明顯,但隨著修行的日漸深入,秦淮便覺得經脈隱隱刺痛,到後來更是如同要炸裂一般。秦淮詢問顧長風后才知道,秦淮這是修煉過度,身體無法支撐兩門功法同時運轉的緣故。
秦淮亦是請教了紫清真人,雖說依舊無法識別這部無名功法,但也大致斷定是傳承自上古玉虛宮。令秦淮頗感意外的是,這本殘缺的無名功法倒還真有些來歷。
原來,千年之前,一位道宗前輩偶然尋得此篇上古功法,原本也是視為珍寶,但一番研究後竟發現道宗上下竟無一人能夠修煉成功,無論門內的天才弟子如何修煉,始終都不得要領,無法修煉出那淡金色真氣。
再後來,雖偶然間有弟子修出了那淡金色真氣,但也威力平平,不似功法上說的那般玄妙,絲毫也比不過道宗的三清真氣。那位前輩一氣之下,才將其扔進了藏經閣。而秦淮所帶出的這半卷功法,應該就是當年那位前輩扔進去之物了。
如此說來,秦淮雖出人意料的修煉出了淡金色真氣,也未必就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
至於秦淮是否繼續修煉這部功法,紫清真人則是言明瞭其中的利害,讓秦淮自己選擇。
秦淮只有修煉這部功法才有令自己滿意的速度,覺得棄之可惜,因而顧長風只得幫其找來了一部煉體功法,助秦淮淬鍊筋骨,以支撐兩部功法的修煉。但如此一來,秦淮便不得不再分心去學那煉體術,因而修煉速度又再次慢了下來。
不過秦淮自是知道厚積薄發的道理,一咬牙也就堅持了下來。
既然天賦不夠,那便時間來湊!秦淮每日只留兩個時辰休息,其餘時間則盡數用於修煉了。
顧長風見秦淮能夠忍常人所不能忍,心裡暗自佩服。歷史上能夠同修兩種真氣之人,無一不是修道界的翹楚之輩,但他們也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秦淮若是能堅持到最後,想必成就也必定不會低的。
如今秦淮已慢慢的進入了修煉狀態,顧長風便沒有每日都來青竹苑了,而是隔個三五日才來看望一下, 順便替紫清真人送來一些丹藥,靈果等。平日裡修行若是有不懂的地方,秦淮便自行去詢問這位長風師兄。
以顧長風的修為來指點剛築基的秦淮自然是綽綽有餘,往往三言兩語就直指關鍵之處,令秦淮所遇到的難題一下豁然開朗。平日裡秦淮覺得修煉乏味之時,也會偶爾外出一趟,與其他新人弟子交流一下修煉心得。就這樣,秦淮也漸漸的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不知不覺間,一年時間已經過去。一方面秦淮將淡金色真氣與三清真氣按部就班的修煉著,雖說提升速度不算太快,但功力比之前已經深厚了太多。而另外兩部功法《三元劍訣》以及《風行術》則分別是一部劍術與身法之術,隨著秦淮功力漸長,領悟起來竟也愈發輕鬆了起來,施展起來倒也像模像樣。而秦淮目前最放在心上的那篇鎮心訣,則是早在半年前便著手修煉,如今已是初窺門徑了。
這鎮心決倒是一篇頗為奇異的功法,隨著秦淮修為的日漸提升,這篇功法的效用竟還能不斷增強,也難怪這無名功法上要單獨分出一頁來記載此功法了。
至於秦淮大感興趣的符籙之道,倒是暫時被擱置了下來,一來是因為天玄峰無人精通此道,二來是秦淮自同修兩門主功法以來,又增加了一門煉體術,相當於是三法同修了,秦淮如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這三門功法上,已無暇顧及其他了。
這一年裡除了閉門修行之外,秦淮還相繼去了翠微峰、北峰、通天峰等幾峰長老的講壇,幾乎把道宗九脈跑了個大半,不過卻再也沒有遇見那白裙女孩了。
秦淮透過這些時間參加講壇,也瞭解到道宗各脈其實在卜卦、煉器、制符等方面實乃各有所長,如翠微峰的丹鼎之術,通天峰的乾天卦象,北峰的九天星辰陣法等等,無不是當世一絕。
這樣看來,若是勵志在煉丹、卦象等方面上有所建樹的話,去相應的各峰其實才是最佳的選擇,反而天玄峰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特色的樣子,並且人丁稀少,除了紫清真人在三清真訣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外,無論是門下弟子還是脈內整體實力來看,在各脈來看反而都是墊底。
好在紫清真人本身修為高深,在道宗各位真人之中足可排進前三,平日裡掌教真人閉關之時,多由紫清真人與北辰真人打理宗門事務,是以天玄峰雖人丁稀少,卻也並沒有引起其餘各脈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