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趙暘終於得空與文同聊起了蘇洵的事:“關於與可兄那位從表叔,我記得是叫蘇洵,那日我便想說了,此等賢才豈可錯過,我可以代為舉薦……”
文同亦頗為動容,搖搖頭委婉道:“我那位從表叔仍在守孝期間……”
“無妨。”趙暘擺擺手道:“我先為他舉薦,待他守孝期滿,再赴京任職也不遲。”
從旁張堯佐亦道:“我也可以幫忙。”
“呃……”文同一臉尷尬,畢竟張堯佐的名聲可不好。
見此,趙暘沒好氣地揮揮手道:“你就別瞎湊熱鬧了,你什麼名聲你不知麼?”
張堯佐尷尬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那日得老弟教訓後,老哥我已痛改前非,安安分分為國效力,這幾日我在開封府,每日不知有多辛勞……”
趙暘也懶得理他,在眾人含笑之際轉頭對文同道:“我與陳相公關係尚可,介時我請他代為引薦,如何?”
首相陳執中在朝中的名望其實不算高,至少不及文彥博、宋庠等人,不少人都覺得他才不配位,但陳執中素來潔身自好,於民間的名聲卻也不低,況且又是當朝首相,自然要比張堯佐高出太多,文同雖說覺得這事不太合適,卻也抵不過趙暘的熱切,拱手道:“我替我從表叔謝過景行。”
“欸,為國舉賢嘛。”趙暘渾不在意地擺擺手,心底暗暗高興。
畢竟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三蘇”,父子三人佔唐宋八大家的三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從旁,範純仁、沈遘、錢公輔等人可不知其中真相,見趙暘在這種時候居然還想著為國舉薦人才,心中不禁感慨,哪怕是此前對趙暘稍有成見的錢公輔也是心悅誠服,主動舉杯道:“如微仲所言,景行果真乃國之棟才也!”
眾人也紛紛稱讚。
隨後,張堯佐又幸災樂禍地說起了劉從廣與李家兄弟被貶一事:“老弟可知,今早宮內傳出的訊息,劉從廣及李家兄弟皆被貶官一級……”
包括趙暘在內,眾人聽了都有些意外:劉從廣作為官家的從兄弟,李家兄弟作為官家的表弟,居然真的被貶了?
要知道貶官一級,按武職磨勘一期五年來算,那可就是要整整蹉跎五年!
當然這是對一般人而言,劉從廣與李家兄弟那是一般人麼?
這不,趙暘撇撇嘴道:“今日一句話就能令貶官,明日照樣能一句話令其升官,有什麼好多說的。”
張堯佐的本意是想要趙暘消消氣,最好能促成趙暘與官家和解,一聽這話就知道沒戲,也就不好再說。
而與此同時在宮內,官家也已回到了福寧殿,見桌上擺著僅他一人份的晚膳,先是一愣,隨即面色複雜。
半晌,他問王守規道:“那混賬小子……搬去何處,你可知曉?”
王守規忙回答道:“回官家,小趙郎君似是搬去尚書工部本衙居住了。”
“工部本衙?”趙禎皺皺眉,不悅道:“這小子替張堯佐擋了災,張堯佐竟不收留他麼?”
王守規訕笑道:“估計是不敢……據臣派皇城司的人前去打探得知,黃昏前張知府還去過工部本衙,截止最新得到的訊息尚未回府,似乎是在衙院內吃宴……”
“原來是不敢……是怕朕遷怒於他麼?”趙禎嗤笑一聲,隨即皺眉問道:“吃什麼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