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盡涯這才想起來,他們現在沒有發動機引氣,也沒有APU引氣,別無選擇只有風轉起動。
按照他們現在的高度,速度至少要增加到300節以上,要達到這個高度必須要保持大下降率才校
不管是為了釋壓還是重新起動發動機,他們都不可避免地要下降。
“好,聽你的!”王盡涯艱難地吐出這句話,鬆開了握住徐清的手:“但願你是對的!”
徐清沒有任何遲疑,按下高度層改變,速度調到310,但是沒有拉減速板。王盡涯有一點是對的,釋壓不是最迫切的,重啟發動機才是。下降是為了加速,為釋壓提前準備只是順帶的。所以他不拉減速板,在最快時間,最的下降高度之內完成發動機重啟程式才是他所追求的。
萬一沒有起動成功,他們的餘地也大一些。減速板除了增加下降率,沒有一點兒所需要的屬性!
在下降之初,徐清瞧了眼客艙高度,已經接近9000英尺,按照徐清的估計在兩分多鐘之後將會響起客艙高度警告。
不過客艙高度要到英尺,旅客氧氣面罩才會自動落下來,徐清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下降到英尺以下,到那時即便是機艙高度警告響了,旅客氧氣面罩也不會掉,這樣也會少一些旅客恐慌。
現在徐清的高度在英尺不到,離英尺還有一萬英尺!
這裡有一點是要注意的,徐清他們如果發現有很大機率可以成功起動發動機,同時客艙高度的上升率加快,在短時間內會突破英尺,就必須要拉起減速板儘快下降,在氧氣面罩掉下來之前下到英尺。
這是因為如果氧氣面罩掉下來,就算發動機正常起動了,重新有了增壓,也不能再爬升了。
原因在於,旅客的氧氣來自於一次性的化學氧氣發生器,啟用之後,無法停止,無法再用。所以不能再上升,到時候萬一再釋壓了怎麼辦,旅客可就沒有氧氣可用了。
下降的時候,徐清聯絡了一下客艙,把現在的情況明瞭一下,並且提前告知旅客氧氣面罩可能會掉下來,讓他們有一個心理準備。
跟客艙溝通之後,徐清又做了一次旅客廣播,提醒即將會有快速下降,希望旅客繫好安全帶。
徐清特意沒有提到緊急下降的字眼,他有信心控制座艙高度而使得氧氣面罩不掉下來。不過,即便不是緊急下降,沒有拉減速板,下降率也會很大,沒有繫好安全帶可能會出現危險,所以他才特意廣播提醒。
飛機增速的階段,王盡涯正好把《發動機失效或關車》檢查單剩下的完成,在轉入《發動機空中起動》檢查單之前,客艙高度警告如期響起。
徐清他們按照程式還是要戴上氧氣面罩,飛行員是不管英尺這個高度的。
按照程式,PM先將增壓方式選擇器轉到人工位,將排流活門扳到關閉位,直至指示活門完全關閉。現在已經沒有增壓了,這種操縱還是無法控制飛機座艙高度。
之後急劇釋壓,緊急下降的程式,按照程式,PM要開啟旅客氧氣電門,這個電門可以無視英尺的高度,只要開啟,旅客氧氣面罩就會掉下來。
不過之前他們提前好了,不由他們放下,讓氧氣面罩自動落下。
核實安全帶電門是開啟的,開啟所有燈光以便其它飛機目視避讓,即使現在附近是沒有衝突飛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