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在進近頁選擇參考速度。
參考速度有襟翼15,襟翼30,襟翼40三個參考速度。
襟翼30是大部分正常落地的襟翼選擇。
襟翼40之前說過,部分或全部起落架收上著陸和水上迫降。當然,也不是說正常落地不能用襟翼40。只是說襟翼40的速度區間很小,復飛的話,初始爬升也相對較慢。這在超障要求比較高的複雜機場就稍微有些危險了。
不少的特殊情況還是使用襟翼15。
選擇完參考速度,還要合適進場程式。不是說確認進場程式選的沒問題就不用管了。
飛行員需要按照進場圖,連著進近圖一起,一個點一個點地核實,同時要檢查每個點的高度和速度限制是否一致。這在飛程式管制的機場時尤為重要。
最後還要打個距離圈,一般來說打個十海里的距離圈就足夠了。
距離圈主要是為了方便飛行員算高度。
最後就是調盲降頻率!
23L盲降頻率自不必說,選的就是23L的盲降程式。備用頻率可以選擇23R,防止臨時換跑道。
做完進近準備,徐清又複查了一遍,確認沒有遺漏就開始做進近簡令。
簡令剛做完,區域管制就讓聯絡進近。
“藍天9564,保持高度6900,通波V。”
“藍天9564,NSH1Y進場,跑道23R,下高度6000。”
“NSH1Y,23R,下6000,藍天9564。”
“你管操縱就行,通訊我來!”常教員擔心徐清一個人應付不過來,主動提出把通訊的責任攬過來。
“交通訊!”徐清順勢把通訊交出,他要操縱,還要算高度,算下降率,以他現在的水平,有可能遺漏或者錯聽無線電,還是不要逞強為好。
X市的進場程式非常冗長,轉了個之字才到了三邊。三邊也飛了接近二十海里,拉得特別長。
三邊拉得長,徐清做下降計劃的餘地就很大,相對容易很多。
“藍天9564,航線200,可以建立23L盲降,航道報!”進近給了徐清一個切入角,並且允許建立盲降。
這裡特別說明一下,能不能建立盲降不是說你擺了個切入角就可以建立盲降的。是需要進近同意建立盲降才可以先預位航道,否則就算穿過五邊也不能建立截獲航道。
有些機場甚至不會說允許建立盲降,而是先允許建立航道。這時候截獲航道後,不可以按照程式按APP,因為還沒有同意建立下滑道。
“航道,頻率,盲降識別碼核實正確,航道預位!”
“航道移動!”
“再往右轉轉,不然待會兒截獲航道了,轉起來坡度可能會比較大。”常教員說道。
徐清將航向擰到210,飛機剛轉,FMA就顯示航道截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