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皓死後沒多久,王猛就辭官歸隱了。
繼承他們的尚書令、侍中的職務的,是徐渭與趙笙。
本來秦牧以年邁體弱為由,多次向冉閔上書,請求辭官歸隱的,但冉閔都沒有批准。最後實在拗不過,秦牧“假死”,冉閔不得已也追封其為“彭城郡王”,追贈諡號“襄”,其子秦問承襲其爵位,為彭城郡公。
前兩年,李農、王平就已經逝世了。
隨著這麼一大批文臣武將的逝世,冉閔的心中感到很悲傷,有感於其功績,於是修建凌煙閣,讓朝野上下評判出二十四個文武大臣,作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崔皓、李農、衛崢、董匡、王平、秦牧、王猛、冉恪、衛遼、呂乾、蘇林等人都在其列,整整二十四個人,有的已經逝世,有的還活著,但已經垂垂老矣。
十年之後。
公元386年,即開皇三十九年的開春,冉閔開始了自己的最後一次西征。
鮮卑帝國不滅,把慕容垂這個心腹大患留給後世子孫,冉閔實在是放心不下!
這一回魏軍西征的第一個目標是斯拉夫人。
不過現在的斯拉夫人實在是太過差勁了,斯拉夫人仍處於原始公社制階段,但已出現比較鞏固的軍事組織,部落會議在原始民主生活中起著重大作用。
這時,農業已成為主要生產活動,同時從事畜牧業、漁業和養蜂業。
各種手工業,如冶金、紡織、皮革、木工、製陶等也有發展。此時的住房比較簡陋,一般是半地窖式的土屋,近似正方形。
其住地大都選擇在山林水澤附近。
在這一階段,斯拉夫人還有一種獨特的社會組織形式,稱為“扎德魯加”即建立在氏族血緣基礎之上的父權制大家族,包括同父所生數代子孫及其妻室兒女,多達數十人。他們住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佔有生產資料和剩餘產品。男女族長擁有很大權力。
斯拉夫人同日耳曼人一樣,有著牢固的村社制度,但沒有廣泛使用奴隸,戰俘可以享受自由人的待遇。他們的社會發展超越了奴隸制階段,直接從原始社會進入封建社會!
饒是如此,茹毛飲血的斯拉夫人還是幹不過強悍的魏軍的。
此時的魏軍,不僅有著紅衣大炮,還把火銃和熱氣球搗鼓出來了。
進入斯拉夫人所在的嚴寒之地後,魏軍就以摧枯拉朽之勢,一個接一個地掃滅斯拉夫人的部落,迫使其不得不臣服於魏帝國,接受魏帝國的統治!
六月,在基本上平定了斯拉夫之地後,冉閔設定斯拉夫行省管理這偌大的土地。隨後魏軍就一路西征,跨過奧得河,直撲鮮卑帝國的疆域。
此時鮮卑帝國的主人是慕容垂,他已經發動兵變,把原來的皇帝慕容暐處死,登基稱帝。
魏軍與鮮卑人在奧托哥特附近發生激戰,雙方投入了五十萬的兵力,最終以魏軍獲勝而告終。而慕容垂不甘心失敗,又率兵退守奧托哥特城,收攏潰兵,準備負隅頑抗,同時請求羅馬帝國、薩珊王朝趕來增援。
魏帝國的強盛讓這些國家感到驚懼不已,故而都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都紛紛派出大軍激戰魏軍。
十月,魏軍仗著熱氣球不斷往奧托哥特城內投放炸藥,終於讓鮮卑人崩潰,慕容垂不得已再次率兵殺出重圍,逃奔西哥特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