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開順:1644> 第九十三章:邵時昌與破城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三章:邵時昌與破城稅 (1 / 3)

洛陽城破後,李炎將公署設定在了洛陽府衙,當然相比於金碧輝煌的福王府,府衙顯的破爛了不少,可惜,王府是留給李自成的,他李炎無福消受。

福王被捕後,也被押解到了王府安置,至少現在,福王府還是朱常洵說了算,李炎有意拉攏士紳豪貴,對於朱常洵跟呂維褀這些人都是格外禮遇。

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經過起初的忐忑後,洛陽的百姓也開始從觀望走了出來,備效軍士卒入城後,軍紀很好,幾乎沒有劫掠的現象,除了小規模的火拼,洛陽用和平解放來形容也不為過。

但,這些都是暫時的,李炎戰前許諾過士卒,允許他們在洛陽劫掠三日,雖然不許殺人強姦,但劫掠也是對生產生活的極大破壞,可李炎也沒辦法。

為了鼓舞士卒有勇氣打洛陽,他除了拿洛陽的財富做誘餌還能做什麼呢?難道跟他們談理想?那隻怕人家就割你腦袋去投降官軍了!

事實上,從入了洛陽,李炎就在為這個問題苦惱,這三日尚可以維持穩定,保持戒備為由阻止劫掠,但這麼拖下去也不是個辦法,顧復光私下見過他,告訴他,城中的備效軍士卒不少已經在傳:“觀軍使我用命破洛陽,今欲反悔邪?”

聯絡到王紹禹的前車之鑑,李炎不由得覺得脊背發涼,最壞的事情,還是明軍降卒得知此事後,也有了想要在洛陽搶一把的想法,任繼榮上次來拜謁自己時隱晦的提過。

明軍不是備效軍,沒有嚴明的軍紀可言,一旦放開劫掠,那隻怕瞬間就會演變成燒殺擄掠,而若是備效軍見明軍如此幹,難免不會效法,到時候洛陽只怕就有大劫了。

備效軍雖然軍紀嚴明,但若是出現大規模犯禁的事情,李炎也只能法不責眾,總不能砍了自己的根基吧,而一旦開了這個惡例,備效軍的軍紀也就蕩然無存了。

可也不能摁住明軍只讓備效軍去“發財”吧,那隻怕明軍降卒會離心離德,早晚惹出禍患。

想到這個煩心事,李炎就不由得加快了手指敲擊案几的頻率,案几上還擺著一張牛皮繪製的洛陽城簡略圖,這是從府衙繳獲的,繪製的還算是精細。

劫掠,也是一門學問,至少對於備效軍是這樣的。

備效軍的劫掠是很有計劃性和紀律性的,李炎和高一功往往會將城市劃分成幾個區域,將幾個區域分配給手下以免劫掠時產生火併。

針對每一個區域,備效軍都會提前去了解其中人的收入情況,家庭儲蓄情況,然後依次依照固定的標準進行劫掠,一條街一條街的掃,不放過一個漏網之魚,也方便一旦出現違抗軍紀的問題能迅速追責......

可惜,洛陽這麼大的城,莫說是備效軍了,就是闖軍也沒有劫掠的經驗,怎麼劃區,哪個地方油水多,如何做到相對均衡,那就真的是個大難題了。

就在李炎為這個事情發愁的時候,張洪走了進來,拱手朗聲道:“觀軍,有人求見!”

張洪自打升官後精神很好,對李炎也愈發忠誠,李炎也很信任他,特地讓他暫時充當府衙的守衛,張洪做的也算是盡職盡責。

這幾日來的人不少,大多是些鬱郁不得志的書生,可惜李炎不是很喜歡用這些人,滿嘴跑火車,實際能力很堪憂,李炎也不屑跟這些人結黨,這點他跟牛金星、顧君恩很不同。

就他所知,牛金星和顧君恩每克一地,都會從當地蒐羅一些秀才、庠生、乃至屁功名沒有的讀書人,然後充入自己帳下,作為勢力培植,李炎對這種做法頗不感冒,沒有實幹的書生,能成事就有鬼了!

“來的是何人?可又是那些腌臢秀才?若是的話,便說我沒空。”李炎不耐煩的揮了揮手,示意張洪去應付走。

張洪聞言卻是沒動,猶豫了一下說道:“倒不是個秀才,是個原先的吏員,此番來說是有要事要跟觀軍商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