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攻克洛陽,有功,闖營向來賞功罰過,提些要求不無不可”李自成先是給李炎定了個調,他是功臣,這是沒跑的。
“爾等說其逆賊,大謬也,為我前驅破洛陽,如何是逆賊?興兵討伐之事不可再提,若有再提者,定斬不赦!”李自成掃視了一眼主戰的將領們,沉聲說道。
“屬下....屬下遵命!”劉宗敏等人雖然不服,但卻也不敢違抗,只能垂頭喪氣的拱手應命道。
“但是,牛先生於俺們也有大功,無罪加戮,非明主所為也,俺李自成雖然未讀聖賢之書,也只此非順天道之行也,故俺斷不能從之”李自成又對李炎的要求做了表態,態度也很明確,他也不可能接受李炎的要求,對牛金星加以責罰。
“闖王,若是不回應李炎,只怕會生禍患!”顧君恩聞言大驚,連忙出言勸阻道,可不能不回啊!闖軍糧食已經快見底了,現在就指望洛陽了。
“顧先生擔心什麼俺清楚,但牛先生既投奔於俺,俺又何忍相棄?今日就是任何一個兄弟,俺也斷然不會同意的!”李自成很明確的擺出了自己的態度。
此言一出,諸位將領倒是內心感動不已,但顧君恩卻是苦笑連連,現在主動權不在自己這邊,哪裡是你想不想的問題呢?接下來的軍議就是圍繞如何處置牛金星扯皮了,劉宗敏等人和李自成一樣堅決反對處置牛金星,顧君恩則主張免掉牛金星的職務,讓李炎補上來,一來可以安撫李炎,二來可以慢慢想辦法剝掉他的軍權,至於牛金星等風頭過去再起復就是了。
而田見秀、李友、李錦包括劉體純、劉芳亮這些人又是另外的看法,他們主張派人去說服李炎,讓李炎回心轉意,若是不行再商討如何處置牛金星。
思來想去,李自成定下了基調,不處置牛金星,讓宋獻策去洛陽安撫李炎,同時探聽一下洛陽的口風和情況。
為什麼派宋獻策去呢?一來他是白蓮教的人,白蓮教在洛陽有信眾,這些信眾就是絕好的情報網路,這也是為什麼牛金星如此熱衷的撮合闖軍跟白蓮教的合作。
第二,則是牛金星的一手棋,讓宋獻策去,李炎定然已經知道宋獻策跟自己的關係,不會給宋獻策好臉色看,到時候能讓李自成對李炎更加忌憚,自己就可以反敗為勝。
其實牛金星才是現在最清醒的那個人。
他很清楚,李炎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打倒自己,一旦李自成鬆口退讓,那麼李炎一定會步步緊逼,直到把他逼死為止,所以,顧君恩的想法純純是天真了,李炎要的是這個右參軍的位置嗎?根本不是!李炎要的是他牛金星出局!
而李自成不鬆口也絕對不是什麼兄弟義氣,別人看不清楚,牛金星是看的一清二楚的,李自成本質上就是個心智成熟的領袖,事實上他判斷也沒錯。
綜合歷史來看,許多人喜歡把李自成的成功跟滿清和明廷聯絡在一起,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便是,崇禎十三年的時候,李自成的勢力是農民軍中排不上號的,無論是張獻忠還是羅汝才,亦或是袁時中、革左五營,實力都是比李自成高出幾個數量級的。
這也是為什麼朝廷一開始不重視李自成的根本原因,但僅僅四年李自成就完成了北方的統一,這是不能用運氣來形容,更不是完全依靠軍事能力就可以做到的,何況李自成相對於對手也沒有碾壓性的軍事優勢。
李自成的政治水平或許相對於皇太極、多爾袞確實會次一些,但這一點不妨礙他是這個時代漢人中政治水平數一數二的存在,他的政策有侷限性,但不代表他的權謀手段就是不值一提,相反能夠登上統一天下決賽圈的人物就不可能在權謀上差!
李自成保他,單純是因為需要他來平衡李炎,顧君恩還自以為自己是棋手,其實現在真正的棋手早就上升到了李自成,李自成需要牛金星來平衡李炎,顧君恩太滑了,用起來不順手,而且李炎對顧君恩是降維打擊。
所以,牛金星繼續在牌桌上就必須向李自成展現自己的價值,同時瘋咬李炎,還能在不影響闖軍整體戰略的情況達到這些目標,這可謂是難上加難。
若是其他人或許就此出局了,但牛金星不一樣,這個幾乎成為大順李善長的人物可沒有那麼容易拉崩。
他很快得出了兩條應對策略,第一,對李自成示弱,明確表示自己跟李自成是依附關係,以此來讓李自成不至於把自己作為棄子丟出去。
第二,他必須讓李自成意識到李炎的威脅,讓李自成更加忌憚李炎,把李炎包裹成韓信,這樣李自成便會鐵了心保自己。
其實破李炎這一局不難,棋眼就在李自成,李炎攻擊牛金星讒媚主上,以至於洛陽不能得支援,主要還是欺負牛金星新來沒有根基,若是李自成願意,大可以把問題攬在自己身上,明確是自己的意思,不是牛金星的意思。
李炎敢用兵變威脅李自成撤換牛金星,但絕對不敢用兵變威脅李自成負責,無他,現階段李炎叛變也是下下策,牛金星篤定李炎不會走這步臭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