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聞言,直接一整個無語住,高一功這說的是人話?合著搞了半天是一把刀矛都不準備給自己了?還讓他去砍竹子木杆來當兵刃練習,這能是一回事?其中的重量這些完全不能同日而語,輕飄飄的哪裡能跟真正的武器相提並論?
“你留著這些刀劍是要下崽嗎?”李炎頗為惱火的斥責了高一功一頓。
可高一功便是咬死不鬆口,這些東西又少,難能可貴了,怎麼可能給那些笨手笨腳計程車卒去操練?何況現在沒日還要行軍,便算是掉上一把都夠高一功心疼的了。
“等闖軍進了汝州,打了勝仗便有兵刃補充了,你說呢慌啥勒?”高一功將李自成用來敷衍他的話拿來敷衍李炎。
李炎知道這廝的脾性,知道多說也改變不了什麼,只能無奈的扭頭離去,沒有兵刃長矛,那便當真只能用竹竿木棍來練了,不趁手也只有先受著,等什麼時候兵甲齊全了再補上。
接下來的幾天,闖軍一紮營,備效軍計程車卒們也不休息,紛紛遁入山林去砍伐竹竿樹木,看的其他闖軍驚奇不已。
對於備效軍本來就是鄙視居多,自然不會有什麼好話給他們,不少尤其以劉宗敏所部為最,劉宗敏的手下們無不譏諷備效軍是“殺竹精兵”,未見得殺一個官軍,倒是殺起竹子跟樹木來頗有威武之氣。
李炎倒是也落得一個“觀伐”的諢號,嘲諷他無不正事,只知道帶人去砍伐樹木,與其說是“觀軍使”不如說是“觀伐使”......
前後五六日,李炎才湊夠了千餘根稍微合格的竹竿樹枝,從中遴選出了五百多根,重量大略和長矛差不多的竹竿樹枝,分發給備效軍計程車兵。
出於現實以及未來趨勢的考慮,李炎決定做個大膽的嘗試,那就是索性取消掉近戰步兵的設定,在這個熱武器即將主導戰場的時代,近戰步兵能發揮的作用並不大,畢竟給火銃上個刺刀就是近戰步兵,若是沒有技術搞刺刀,那便學著俄國的沙皇射擊軍那般子搞也不錯。
17世紀,在西方標準的打法便是長矛加重型火繩槍,注意這裡是重型而不是明軍使用的那種輕型火銃,那種火銃對付滿洲的重甲步兵都是不夠看的,而重型火銃是足以穿透歐洲騎士板甲的存在,也是因為他們的出現,將歐洲騎士階級掃入了歷史的垃圾桶。
可惜了,別說是重火繩,便算是輕火繩,李炎都是沒有的,所以現在只能從長矛入手,先練一支長矛兵出來再說,火銃訓練起來不難,日後有了再訓練不遲。
闖營倒是對訓練長矛手頗有心得,其實也不難,集合方陣作戰沒有那麼多武藝跟武術的要求,有的只是對紀律性跟士氣的嚴格要求,方陣之間的碰撞便是隻管捅殺就好,能曉得個長矛斜刺已經算是不錯了。
這方面的人才還是有的,比如說張洪跟黃色俊,張洪當初就是從長矛手中殺出來的,黃色俊雖然沒有當過長矛手,都是一手長矛玩的是出神入化,也是相當了得。
可聽聞了李炎的想法,兩人卻是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一般,張洪先拱手說道:“觀軍,此法萬萬不行。”
李炎好奇的詢問道:“為何不行?”
“觀軍可知長矛的弱點是何?”黃色俊也在一旁補充道。
“槍桿太長,難以施展?”李炎想了想說道。
“是的”張洪肅然點頭說道:“俺們闖軍的長矛不少都是加長過的,少算八九尺是有的,這樣的長矛一旦近戰便是難以施展,若是遇到持刀盾計程車卒,便是案板上的魚肉。”
“按照我的想法,還當佈置火銃手殺傷靠近的刀盾手”李炎解釋道。
黃色俊卻搖頭說道:“觀軍的想法好是好,也是新穎,但眼下俺們沒有火銃手,何況進了汝州過後,野戰並不是主要的,長矛手的作用在於野戰,而河南有不少堅城,不出俺所料,俺們備效軍大略會被用來攻城,攻城之時,長矛便是累贅之物了。”
李炎終於聽明白了兩人的意思,他們不少反對李炎對長矛的應用,而是因為他們清晰的瞭解李自成對備效軍的應用打算,攻城炮灰,野戰也用不上你們。
攻城用長矛,在城池上那個一畝三分地,只怕是屍骨無存,攻城最重要的是重甲而非是武器,當然,對於備效軍來說,他們的性命便是闖軍最好的盔甲。
李炎聞言直接愣住了,這一點他倒是確實沒有想到,自己似乎都要搞忘當初備效軍是被組建來幹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