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長夫婦的離去並沒有讓大家遺忘他們的新村長佈置下的任務。簡單而莊重的葬禮之後,人們進行了熱火朝天的配對組戶活動。令秦忘高興的是,最終沒有一個老人和孩子被落下。尤其是孩子,簡直成了所有母愛氾濫的婦女們優先搶奪的目標。
繡嬸和段嬸組成了一家,他們除了秦青和秦虎之外,還領養了村頭那個餓死大娘的倆孫子秦玿和秦雲,以及瘸了雙腿的秦老山。在領養秦玿和秦雲的時候還發生了一點小插曲,胖嬸和石頭嬸組成了一家,她們也想要這倆兄弟,但是沒有繡嬸他們下手快。後來胖嬸提出兄弟倆分開,一人一個,結果被繡嬸一頓大罵,說哪有把親兄弟分開的。胖嬸在村子裡地位沒有繡嬸高,罵架又罵不贏,打架旁邊有段嬸虎視眈眈,只能不甘地作罷。
經過三天的紛亂之後,八十口人組成了十六戶人家,基本上一個婦女可以照顧到兩三個小孩子或者老人,負擔雖然重了一點,但只要勤快一點也能混個肚兒圓。就連楊家兄弟也養了瘸腿郎中祖孫倆。說來也是緣分,瘸腿郎中給楊大娘看了幾場病之後,見這秦家村有吃有喝,簡直像世外桃源一般,比外邊飢寒交迫的強多了,也就乾脆不走了。一來二去,兩個老人居然聊得很是投機,楊大兄弟爹死得早,倒也看的開,乾脆把瘸腿郎中接到家裡,一來方便給老孃看病,二來嘛。。。。。。就看二老的緣分了,權當老來做個伴。
村子裡有了個郎中,雖然本領不怎樣,但是也比沒有好,秦忘著實高興了一陣子。
組分好了之後,秦忘最擔心的就是生產力下降,畢竟成年勞動力被分散了很多。結果卻讓他很意外,分組後的前幾天因為有很多人不熟悉捕魚技巧等原因,產量有所下降,很多人家東西都不夠吃。楊軒曾經提議開啟以前的庫存,先讓大家吃飽飯,被秦忘拒絕了。
秦忘解釋說,規矩已定,豈能朝令夕改?況且,這麼多不熟練的人為什麼以前活得這麼好?肯定有不少人在中間渾水摸魚。現在自己幹自己吃,你不行,那活該餓肚子。飢餓會讓人們明白食物的可貴,也會激發他們更大的工作熱情。
果然,餓了幾天之後,產量蹭蹭地往上長,比之前的產量足足翻了一番。每天的收穫,雖然要上繳六成給村裡,但是還是有四成落在自己手裡,多勞多得,幹越多自然越富足。在這樣的熱情下,不僅每個人家收穫的魚肉多了很多,連村上收穫也比以前多了兩成,可見一個好的制度對生產力的巨大的促進作用。
手裡有糧,心中不慌,秦家村的生活終於慢慢安穩下來。
在這期間,秦忘還對秦家村整體佈局做了規劃。因為人口的大量減少,秦家村空出了很多房子,這些房子中大部分都破敗不堪了,秦忘命令大家將這些房子全部拆除。只留下村子靠北邊、山腳下的20多座較好的房屋供村民們居住,這樣大家居住在一起也安全些。
房屋拆完後,村子前面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空地,暫時當作廣場使用。當然,拆下來的磚頭、木料秦忘也沒有浪費,配合幾百根碗口粗細的堅硬紅松木,秦忘帶著人在村口建起了一道十幾丈長,兩丈高的圍牆。雖然看起來簡陋,但是卻異常的堅固,而且木頭圍成的柵欄裡填滿了磚石、外面包裹著黃泥根本不懼火攻。
這是秦忘帶著全村人勞動了一個月的結果,剛開始大家還不理解秦忘為什麼要建圍牆,但是秦忘也不願意做太多的解釋,堅持要求大家必須修好,而且一定要修的越堅固越好。
秦忘知道,現在世道太亂,到處都是流民和土匪,光是這太行山中的大小土匪就不下五十支。秦家村方圓五十里內就有三支不小的土匪勢力,秦忘不知道這些土匪什麼時候就會注意到秦家村,雖然秦家村沒有什麼金銀糧草,但是卻有土匪們垂涎的女人,所以秦忘不得不未雨綢繆。況且外面都是流民,而秦家村還有點吃食,秦忘真心怕外面的流民有一天會衝進這秦家村把一切都搶個精光。
有了圍牆之後,再配上一百村兵的話,整個秦家村可以說是固若金湯了。村頭是高大的圍牆封住了村口,周圍又全是山峰,外人想要攻進來難如登天。進了圍牆是一大片空地,然後才是村民聚居的地方,給了秦家村人足夠反應的時間,就算外人打了進來,秦家村的人也會從容逃到山裡去。
自此之後,秦家村進入了穩定發展時期,終於步入了正軌。
皓月當空,一燈如豆。
粗糙的茶碗冒著渺渺的熱氣,秦忘、楊二面對面坐著,四目相對。秦忘目光犀利,似乎要看穿一切。楊二目光坦蕩、無所畏懼。尷尬的沉默像寒冷的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寂靜的房間除了“噼啪噼啪”柴火偶爾的爆裂聲,沒有任何聲音。
“你還是猜到了。”楊二自嘲地笑笑,率先打破了沉默,端起手中的茶碗一飲而盡。
“我什麼都不知道。”秦忘收回目光中的犀利,“我甚至連你的名字都不知道。”
“東家果然英明,比我想象中的還要明智。”難以想象,此時的楊二會和那個被一群難民打得頭破血流的人是同一個人,此時的他淡然、認真、沉穩,哪有平時表現出的憨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