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賊> 第四百二十三章 亡國之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二十三章 亡國之臣 (1 / 2)

純文字線上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大明京師,天子朱由檢已經焦頭爛額,己屬意的重臣讓其大失所望,遼西敗績連連,竟然在短短十幾天的戰鬥裡,就將山海關外的大大小小數十堡寨丟了個乾乾淨淨,孫承宗苦心經營了大半年的關寧錦防線土崩瓦解。告急的文書就像雪片一樣,連續不斷的由山海關發了回來。

“這是為什麼?這是為什麼?誰能告訴朕這是為什麼?”

大臣們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多出一下,面對皇帝的連聲質問,不論是否對形勢瞭然,誰都不敢在此時站出來說話。按照上面這位爺的脾氣,下面的臣僚多說話官丟的便更快,多做事腦袋就得掉的更快。

更何況遼西的慘敗與御座上這位大明天子有著脫不開的關係,如果當眾指摘皇帝錯漏,豈不是嫌棄自己活的太舒坦了?

劉宇亮張四知等一眾閣臣都鼻眼觀心,任憑皇帝如何發火,都像沒事人一般。但有人卻忍不住了,禮部尚書範復粹終於忍不住站了出來。

“聖上,依臣之見,寧錦之敗,**為先…”

朱由檢劍眉倒立,刀子一般的目光越過了劉宇亮張四知等人掃向了範復粹,他沒有注意到幾位閣臣們都暗自鬆了一口氣。

“何為**?”

到了此時,朱由檢已經很不高興,他雖然對兵事不甚了了,但卻敏銳的察覺到,範復粹所謂的**之說,乃是將矛頭直接指向了楊嗣昌。而楊嗣昌是被他親自任命總督薊遼軍務,如果是因為任用了楊嗣昌才導致寧錦防線的崩潰,那麼最終的責任不是要追究到他這個天子的頭上嗎?

臣下們平素裡互相扯皮搗蛋推諉責任,朱由檢本著用人不可過於苛責的原則,只要不是過於嚴重的問題,都睜一眼閉一眼。可現在倒好,自己的仁慈不但沒能換來臣下的體諒,反而使得他們變本加厲。

朱由檢打定了主意,如果範復粹說不出的子午寅卯,這一回非要治他一個攻訐重臣之罪。

“啟稟聖上,寧錦向來奉行遼人守遼土之策略,可在奴酋入寇之前卻被突然徹底顛覆,各關鍵要害處的總兵被換上了江南客軍之將,總有十之七八,被奪職孤立的巡撫知府也人數過半,如此一來遼西官場雖然再無雜音,可戰鬥力和士氣卻也因此一瀉千里。”

關寧錦一線的情況比較特殊,雖然地方不大,配置的官員級別卻甚高,巡撫就有三位,知府更是數倍於前者,至於各級別的總兵便數不勝數。由於地處邊牆之外,直面韃子兵鋒,每一位文官都手握重權,下轄總兵軍隊,權責極重。上一任總督經營成鐵桶一般的,不但是整條防線上的城防軍士,更還有人心脈絡。新官上任,自然會面對諸多掣肘,往往此時上位者若想鎮服內部的種種異樣雜音,要麼潤物無聲,要麼霹靂雷霆。

很不幸的是,新任總督選擇的是後者,接連處置了十幾位陽奉陰違的文武官吏,自此內部令行禁止,卻萬萬想不到東虜大軍一到,所謂鐵桶一般的關寧錦防線竟然成了豆腐渣。

這種情況,不但內閣中的重臣知道,就連那些各部的閒散官員們都略知一二,但是誰都不願將這一層窗戶紙捅破,只有這向來耿介的範復粹再也忍不住直言道了出來。

雖然說的委婉,可朱由檢的臉面還是掛不住了,他的性格是隻要對大臣委以重任,便任其放手施為,不但其間鬧的動靜有多大,他只要最終的結果。所以,朱由檢才在楊嗣昌離京赴任之時欽賜天子劍,二品以下文武便有先斬後奏之權,可見對其期望之大。果然。楊嗣昌到了遼西之後,鬧了不小的動靜,下屬不服殺雞儆猴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有一點更讓朱由檢十分滿意,楊嗣昌雖然以霹靂雷霆手段立威,卻並沒有擅殺一人,相對來說手段還算溫和,這都是顧全大局的表現。可落在朝中大臣的眼裡,如何就都成了“**”?

朱由檢的鼻腔裡微不可察的發出了一聲冷哼,很顯然範復粹的解釋並不能讓他滿意,但卻並沒有當場表態,既不對範復粹的言論發表看法,也不對楊嗣昌加以聲援。他在等待,在等著大臣們對範復粹的反駁和評論。

對於這種慘敗,別看大臣們不敢對皇帝多加質疑,對同僚們卻從不多作忌諱。正如朱由檢所料,果然有人提出了對範復粹**之說的質疑,發言的是都察院的一名年輕御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