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賊> 第四百二十二章 北上南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二十二章 北上南下 (1 / 2)

純文字線上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壞訊息接二連三,朝廷使者幾乎是用一種近似於哭訴的強調,在李信閱覽朝廷發下的軍令之前,便大聲疾呼:“韃子大軍襲破錦州、寧遠,已經直逼山海關。皇帝下旨直隸山西所有兵馬立即趕赴京師,以應對將要到來的一場大戰…”

李信的腦子裡頓時轟然作響,他的第一反應便是,這不可能,關寧錦防線被經營的雖然不能說是鐵桶一般,但也不至於讓韃子大軍如此長驅直入吧?這在原本的歷史上也是不存在的,怎麼可能這一世便還要更加險惡?

那使者帶著哭腔的話音未落,李信便近似於失態的幾個箭步上前,一把揪住了他的衣領,厲聲喝問:“這,這可是當真?”他甚至已經無心再閱覽手中的軍令,他清楚的意識到韃子大軍逼近山海關後,問題的嚴重性。

李信甚至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錦州、寧遠都丟了,那麼整個關寧錦防線便等於名存實亡,最後剩下的山海關和一層窗戶紙差不多,只要捅上一下,沒準就破了…那使者連不迭的點頭,又補充道:“奴酋皇太極這一回是率師親征,一路上勢如破竹,楊,楊相爺兵敗如山倒,關寧軍十之六七怕是都,都已經丟的乾乾淨淨了…”

這使者是朝中的一個給事中,想來也有些本事,無論是明朝內部的應對狀況,還是清廷的進攻部署都信口說來,但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楊嗣昌大敗,山海關危急…

這讓李信更加驚駭不已,他在一團亂麻般的思緒中,似乎捋到了一絲線索。拜音圖也好,圖爾格也罷,李信都不自覺的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們率領的大軍並不是滿清八旗的主力部隊,不是漠北草原蒙古聯軍,便是漢軍旗的人馬。而皇太極真正的目的正是將明朝的目光吸引到宣大,然後再於遼東向關寧錦防線發動突然而又致命的一擊。

但這也似乎不合邏輯,關寧錦防線豈能是突然性便能勢如破竹的?記得前世松錦大戰皇太極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反覆爭奪之下才徹底擊敗了明軍,更俘虜了主帥洪承疇。

而今孫承宗未死,楊嗣昌坐鎮,儘管還輪不到洪承疇上場,整個關寧錦防線也不至於在這短短的十幾天內便迅速崩盤吧?

不過李信馬上記起來,前些日子得到的孫承宗已經中風不能視事的關鍵訊息,皇太極的貿然進攻絕對與之不是巧合,那麼楊嗣昌究竟做了什麼,使得孫承宗苦心經營了大半年的關寧錦防線毀於一旦呢?

李信仔細的詢問了一番,那使者顯然對此便不甚了了,不過卻說出了一則更讓李信擔憂的訊息。

“楊相爺快支撐不住了,聖上將本來該反悔宣大的洪部堂派了上去,以督師山海關的名義……”

這麼多訊息一時間讓李信有些眼花繚亂,他怎麼看都覺得這次建奴的主動進攻,都是前世松錦大戰的加強版,而且建奴取得的成果也要更加輝煌。

皇帝既然下旨九邊各部總兵北上應對清兵,便可以想見,這絕對不是一次普通的入寇,如果山海關丟了,那麼明朝京師將直面韃子兵鋒,整個黃河以北的統治便已經岌岌可危。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要命的是漏屋偏逢連夜雨,就在這操蛋的時刻,流賊居然也開始湊熱鬧,將個湖廣、河南再一次折騰的烏煙瘴氣。李信擔心,如果九邊所有總兵都北上對抗清軍,那麼不也就等於給了這些魑魅魍魎趁勢崛起的機會了嗎?他更擔心朝廷到了此時此刻,恐怕還不瞭解流賊已經復起的肆虐程度。

果然,李信從使者的口中得到了對於此點的證實,“朝廷現在可知曉湖廣河南的流賊已經復起,熊文燦兵敗如山倒已經退到黃河岸邊?”那使者聞言之後竟然嚇得張口結舌起來。

“這,這,這,下官啟程之時,朝廷上只聽說湖廣的流賊又有了反覆,可絕然沒到這種地步啊…”

他拍著大腿,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這個給事中果然不是渾渾噩噩之輩,清醒的認識到,湖廣、河南的局勢在此時糜爛,對明朝的打擊之大,可他畢竟僅僅是個低品的給事中,根本就沒有權利臨危專斷,實際上他到認為,到了這種危急時刻。抵禦清軍攻破固然重要,可防止流賊做大與之分毫不差。

眼下最好的應對方式實際上應該派出得力的人馬南渡黃河,拖延住流賊的迅猛勢頭。如果放任不管,將九邊總兵悉數調往山海關,那麼陝西、河南甚至是山西都將在流賊面前沒有還手之力,朝廷上等於將這些地方暫時拱手相讓。

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山海關守不住,大明京師距離完蛋也不遠了,守住了河南陝西一帶,遠水又豈能解了近渴?或者說,大明朝到了今時今日已經到了顧頭便難以顧腚的尷尬境地,哪一方都不是兩害相權能夠輕易取捨的了。因為,不論如何選擇,失去哪一樣得到的結果都是致命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