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玩意的演算法真的能夠保證資訊傳遞的有效性嗎?”
“我的意思是,獲取資訊並不難,難點在於怎麼去排除無用的、雜亂的資訊。”
“這畢竟是課堂,而課堂上的擴充套件不能是無限的.”
“有資訊圍欄演算法,從之前的測試結果來看,基本還是可控的。”
“效率怎麼樣?有沒有前期測試的結果?”
“有,以週期性測試的結果來看,效率可以提升20%到30%左右——是整體提升。”
“對新方案接受程度比較高的學生,效率甚至會提高50%以上。”
“負面影響呢?這玩意不會成為賽博時代的珠心算吧?”
“目前沒有發現思維結構化破壞的跡象——實際上,這才是最科學的學習方法,無論從哪種理論上來看,都不可能存在你擔心的負面影響的”
“那就真的算不錯了.”
陳念長舒了一口氣,略微有些感嘆地說道:
“這玩意兒適用範圍可不止是中高課堂,更實際的應用,還是在實驗室裡。”
“如果能對影象識別演算法進行最佳化、配合智慧化實驗室方案的話.無論在哪個方向上,我們的實驗效率都可以得到極大程度的提升。”
“沒錯,材研所已經開始使用了,他們定製了眼鏡的光譜分析方案。”
“開什麼玩笑?怎麼可能做到?”
陳念驚訝地問道,而陳果則開口解釋道:
“眼鏡不是分析終端,是呈現終端.”
“總之,你很快就知道了。”
“這玩意兒的拓展前景,可比我們之前預想的要大得多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後續要做BCI方案,這也是一條必然要開闢的道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