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根本就不是重點.重點是硬體。”
“你給我的就是軟體文件。”
陳念無辜地攤手。
“硬體部分在伱旁邊的桌子上.我還以為你放到後面再看呢。”
“我以為那是旅遊雜誌。”
陳念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伸手拿過另一份文件,而在翻開的第一時間,他就立刻理解了陳果所說的“驚喜”的意思。
這確實是一個驚喜,因為,文件上所描繪的,真的是一件陳念早就想要實現的東西。
不是BCI,還沒有到那個程度。
是一副眼鏡,一副智慧化、可聯網、強AR、搭載了白澤系統的眼鏡。
眾所周知,影象和聲音是人類學習中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但由於技術水平的限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在教育這一方面,知識的傳遞方式仍然侷限在古老的“文字”上。
這樣的方式是傳統的、有效的,但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低效的。
以陳唸的激進設想來講,他恨不得立刻實現腦機互聯,直接把知識灌進學生的腦子裡。
但很顯然,這樣的方案還存在各方面的難點,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
於是,在教育裝備的探索過程中,各種各樣的智慧化裝置應運而生。
先是投影系統、然後是多媒體、然後是隻能黑板、然後再到智慧教室解決方案。
而現在,在2018年這個時間點,對教育手段的最佳化,終於達到了現階段技術水平下的終極形態。
個人教育終端。
這是實現差異化教學的最優方案,藉助AR和智慧化分析平臺,每個學生都可以實時地對當前課程元素進行分析,選擇自己想要深入瞭解的知識。
這可不是一臺手機能夠做到的事情,光是“即時互動”這一點,就已經吊打所有智慧終端方案了。
簡略地看完了所有文件,飛機也已經在跑道上停穩。
陳念一遍跟著陳果走出艙門,一邊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