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劉家不地道,可劉芸對徐家那是始終如一,連徐老孃病了,都是劉芸把自己僅有的一對兒銀鐲子典賣,送了錢給徐家來治病。
正因為如此,哪怕劉家當年欺負徐家欺負的不輕,害得徐峰在寧縣名聲壞得幾乎待不下去,徐老孃也沒想著報復劉家,可要她兒子娶劉春梅,那絕對不行。
好馬不吃回頭草。
“大峰就是一輩子娶不上媳婦,那也沒劉春梅什麼事兒!我寧願兒子打光棍。”
想起當年,徐老孃就皺眉,難受得不行。
她大兒媳婦頓時樂了:“娘說的哪裡話,二弟如今搶手的緊,要是娘您放出風去,明天來說媒的就得踩破了咱們家的門檻。”
徐老孃也一笑,點點頭,心裡意動:“大峰年紀不小了,也是該好生成個家,沒個媳婦像什麼話!”
她年輕的時候也是個風風火火的要強女人,這會兒一想明白,連忙就讓人備一份禮,帶著大兒媳婦去李婆子那兒轉一轉,打算讓對方給說一門好親。
李婆子在寧縣很有些名聲,出了名的好媒人,從不胡亂給兩家做媒,保媒時最注重的就是門當戶對,也不肯欺瞞主家。
雖說因此有些生意做不成,可誰家請媒人,不樂意請這樣腦子清楚講信譽的?
徐老孃一上門,李婆子就滿口答應,徐家可是上好的人家,徐峰有本事,短短几年就置辦下這麼大的家業,哪個女人嫁過去都是享福的命。
“小嫂子,您說說,想要個什麼條件的?”
李婆子打起精神,認認真真問。
徐老孃想了想:“也不求什麼大富大貴,只要姑娘知書達理,是個爽利人,家裡還過得去就行了。”
這條件到簡單,別人那兒是越簡單,越不好說,李婆子手裡到攥著幾個好姑娘,連忙從櫃子上拿了個本子出來,低聲道:“這東西我以前從來不給別人看,我知道小嫂子你是個明白人,才不避諱你,可不能往外說。”
那竟然是寧縣裡未婚姑娘的名冊,上面有些簡單的字,更多的是圖畫和符號,都是李婆子自己記錄的,記著姑娘的性格品貌,家裡情況。
她識字不多,多是畫畫,給別人看,別人也看不懂。
徐老孃自然大喜,聽李婆子說了大半日,覺得這個姑娘好,那個姑娘也不錯,一時間居然有點兒挑花了眼的架勢,一時不能決定,自然要回去跟徐峰商量。
徐峰正四處找人打探安王爺的情況,也發暗號,想著聯絡上自家那一幫同僚,忙得前後腳跟不著地,今天出去,剛接到一封密信,說要他在家準備一下,王妃可能轉移到江南小住一段時日,他急得滿頭大汗,生怕家裡太小,王妃住不慣,結果回家,他親孃給他扔下這麼個大麻煩,頓時傻了眼。
“娘,您可別折騰,兒還不想娶親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