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憋屈的縣令
黃豆將平日裡爹孃、爺奶、姑姑姑父、哥哥姐姐們訓斥自己的話糅合在一塊,加上自己跟人鬥嘴的經驗,扯起來是無比順溜,無論說直理,還是講攪理,他都有一套。
再說袁縣令,已經無力反駁了,仿若溺水的人抓住救命的稻草般,弱弱地回道:“老夫是怕山燒了,影響書院……”
黃豆忽然想起一事,振振有詞地問道:“那書院蓋了嗎?不是沒蓋麼。你老說它幹啥哩,這不是‘畫餅充飢’麼?我還說我家山上有幾千萬銀子哩,要是燒光了你賠我?”
他學了“畫餅充飢”這詞兒好長時候了,今兒終於用上了,又挖了個陷阱等縣令大人跳下去。
縣令果然光腳跳了下去:“胡說!你家怎會如此富有?”
黃豆道:“我姑姑家有好多隻母雞在山上。雞生蛋,蛋孵小雞,小雞長大生蛋,蛋再孵小雞。小雞長大了賣錢,賣了錢買山。買了山種樹,樹林子裡養雞,樹長大了砍了樹種木耳,樹上的果子還能餵豬。豬也能賣錢,雞也能賣錢,木耳也能賣錢,豬糞雞糞還能肥田肥地哩,地裡的莊稼也能賣銀子哩。賣了錢再買山,買了山再種樹……”
他說得那個順口啊,都不帶停頓的。姑姑說了,一個農家娃子,要是連自家的活計都不曉得,就太丟人了,再說了,他對掙錢的事一向感興趣,因此問得比板栗他們還仔細。
黃豆數了一大圈,方才看著呆滯的眾人,用教訓的口吻道:“你們也不相信,是吧?這話誰不會說哩。哄鬼還差不多,當人是傻子哩!淨做白日夢!飯要一口一口地吃,雞得一天一天地喂,蛋要一個一個地下,不能好高……那個啥遠。就是說哩。‘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先顧著眼跟前的事才是正經。就是說哩,走一千里的路。也要一步一步地走,從來就沒人一步跨一千里,一步跨半里也不成哩。”
不用說這話的出處了吧,從哪學來的也不用再費筆墨交代了。
袁縣令很想果斷地暈過去,可是他雖然累了一晚上,卻還好好地站在那。
葫蘆看著不住蹦躂的三弟,心裡想道。家裡就數這小子適合當官了,比二弟還適合。嗯,等火滅了就多花些工夫教他讀書。
方靖宇都忘了救火的事了,怔怔地瞅著這個小豆丁。
誰料黃豆最是不肯吃虧的,他話多是多,心眼兒也多,跟袁縣令扯了半天,忽然想起眼下最重要的是趕緊救火。把姑姑和表哥表姐表妹表弟給救出來。
他見那邊人忙忙地奔走往來,挑水挑土,縣令、衙門差役及方靖宇這些人卻站在這閒扯。看熱鬧,還害得他也陪著他們閒扯,就生氣了。
小娃兒跳腳嚷道:“你們還站在這幹啥?眼瞅著人家失火了,也不去幫個忙。幫個忙也就是伸把手的事兒,也不掉塊肉。我娘常說吃虧就是福,幫人就是幫己。你這個老頭,剛剛還說君子君子,君子可是好人,君子看見失火了肯定會去救火的。你自己不救火,還讓我陪你打嘴巴官司。白浪費工夫。連我哥我小叔也要陪著你,你以為你當個官好了不起呀……”
眾衙役連笑的心情也沒有了,都不知如何是好。
黃瓜覺得弟弟這話太無禮了,慌忙拉住他,卻被葫蘆一瞪眼,又放開了手。
黃豆見大哥沒罵自己。很高興,一想爹可不就是讓自己來跟這個什麼縣令胡扯的麼,不過這也沒沾到啥便宜呀?得想個法子,讓他們都去救火才成。
於是他眼珠一轉,對臉色灰敗的縣令道:“你不去救火,就不怕皇上罵你?我回頭到處跟人說,你不是個好官,不管老百姓死活,見火不救。”
袁縣令徹底認栽,也不想扳回面子了,照這情形,再說下去他只有更難堪的,因此無力地對衙役們揮手道:“都去救火……”
話音未落,葫蘆立即對那群人拱手道:“眾位官爺不大幹農活的,不敢勞動大家挑土擔水,不如大夥去山上幫著砍樹,清寬隔離帶。事後鄭家定會重謝,不讓大家白忙一場。還請過這邊來領刀斧。來財表叔——”
眨眼的工夫,他就把人分派好了,都領了工具,讓人帶著他們去了山上。
他是不想把這群人留在眼前充大爺,不能幹事還礙事,於是全弄山上去了。至於工具麼,先前槐子讓人去集上,將所有農具鋪子的刀斧、鋤頭釘耙等全一股腦兒都運了過來,所以現在是來人隨便領用。
葫蘆分派完,對縣令施禮致謝,囑咐馬小七和青山黃瓜一塊照看三弟,他自己催馬離開,四處支應去了。
縣令看著自己身邊空蕩蕩的,再次陷入呆滯——這鄭家的娃兒咋一個比一個厲害呢?這麼小就開始管事了,還安排的毫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