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三小兒和縣令
這個時候,再也不用吩咐了,眾人轟然動身,扔下那些棉絮和山芋花生,只扛著鋤頭等物,在高低不平的山澗裡趔趄行走,尋找上去的路。
當菊花看見那一叢梔子花樹和水邊大石,忍不住想要流淚,她和葡萄都認出了這地方,連王忠也對這地方很熟悉。於是,引著眾人上了竹園和橡園之間的大路,終於在大火的外圍看清這場災難的全貌,均慶幸竹園還沒燒起來。
菊花不想感嘆,也不讓旁人感嘆,招呼他們直奔橡園山腳下,那裡,一片沸騰!
在路上,菊花邊小跑邊急促地叮囑張大栓等人,等會到了地方視情形救火,須得水土結合,一邊用土埋一邊用水澆,單用水或者單用土都不成。
打從逃進溶洞後,她就一直在想這問題:這麼大的火,要如何滅火哩?
先前在院子裡他們都是用土滅火的。那火被蓋住後,雖然不再燃燒,但尚未熄滅,最討厭的是若不能蓋嚴實的話,就會不停地冒煙,而那煙氣最要人命的。她就想著,要是再對著冒煙的地方潑上一桶水,想必就能完事了。
她看著那熊熊燃燒的大火,心裡升起無窮鬥志。
衣裳傢什燒沒了,可以再置;書燒沒了,可以再買;房子燒沒了,可以再蓋;山上的樹燒沒了,可以再種,她不是還有五千多畝山林麼,只要能跟槐子站在一起,跟家人一起面對這場大火,一切鬼魅魍魎都將化為無形。
她懷著迫切的心情奔向橡園,要跟槐子共同面對這場災難。
菊花擔心的事不是沒有道理的,槐子和青木果然遇上了難題。
隨著來救火的人越聚越多,用土滅火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人們硬生生地從大火中鋪出了一條通道。可是,這情形並沒有讓他們高興起來,因為被土覆蓋的地方煙氣繚繞,人們被濃煙嗆咳得無法進出通道。
槐子和青木也不是死腦子,他們立即分出一部分人去挑水。在有煙霧的地方澆水。才真正把火給熄滅了。
只是這樣一來,速度慢了許多不說。道路也泥濘不好走,一踩一滑,槐子看得滿心絕望。
因這場漫延幾百畝山林的滔天大火。張家鄭家所有親朋好友、鄰里鄉親、官府差役。全部都驚動了,各有表現。
親近的人也無需說,那是大難臨頭般地哭喊求救。菊花外婆汪氏看到那滔天的大火,當場就暈了過去。菊花二舅楊得志和表弟來財都去救火了。林氏和來財媳婦桂葉驚慌忙亂不堪。
下塘集上,賀老爺得知起火的是張家橡園。立即叫上幾十個下人,帶著七八個兒子,並扁擔籮筐水桶等物,往清南村奔來。他走後,賀夫人另讓人在集上敲銅鑼,將所有人家驚起,花錢僱人往清南村送。
方靖宇也沒有坐視不理,跟賀家一樣傾力相助,餘者與鄭家和張家相交的,都或多或少派出了人。
清南村的人更是不用說,那是男女老少都出動了,便是跟鄭家和張家不對付的人家,也沒有落後一步。
李明堂催走了兒子孫子,又催兒媳婦去幫忙送水送糧,“那麼多人,不得喝水?要是渴了餓了,幹活沒勁,不是耽誤事麼?”
他兒媳婦倒沒埋怨,覺得公公能說這樣話,她往常還真錯看他老人家了。
孫家,孫金山帶著孫鐵柱走後,柳兒娘在院子裡團團亂轉,滿心不寧。
若說讓張家倒黴、出醜,或者破個財啥的,她肯定巴不得,沒準還會在村裡到處傳揚,好看張家的笑話。可是,這樣的大火,把張家老小一網打盡,她是不是高興呢?
她望著小青山方向,嘴裡嘀咕道,燒了好,省得那婆娘整天拽的跟二五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