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槐子孃的苦心
殺了豬,楊氏第二天便叫青木送了十斤肉到外婆家,兩個●舅一家五斤,又特別給汪氏帶了兩斤豬油。
她也是發了狠,往年家裡窮,多虧孃家照應著,明裡貼暗裡塞的,讓她總是愧疚不已。誰也不願意老讓人接濟不是,那不是表明你窮的過不下去了麼?所以,今年家裡日子好些了,便送了肉過去,要孝敬老孃跟哥哥們。
這擱一般人家可是過年的肉都不用買了哩;還有那兩斤豬油,那可是珍貴的東西,比肥肉還要好。
今天菊花家要做炒米糖。
這做炒米糖可是件大事,也不是一般人家捨得做的。光熬糖稀就要費好些米;還有煮糯米飯曬硬米子,也要費糧食;條件好些的加些芝麻、花生,那可是更費錢了。
可是做糖不光是為了過年待客、平常哄小娃兒,就是春上的時候,在田地裡幹活累得腰痠背疼、飢腸轆轆地回來了,抓些炒米糖嚼幾口,那身上也馬上有勁了。
往年菊花家是沒可能做這東西的——米都不夠吃哩,還做糖?頂多炒些焦香的玉米粒嚼嚼。今年楊氏真是揚眉吐氣,把莊稼人過年該做的東西全做了,尤其是這炒米糖,是第一樣要做的東西。主要是她見菊花愛吃青木買回來的點心,還有汪氏過來帶的花生酥,那時就下定決心過年一定要做這炒米糖了,所以,早早地跟人換了糯米備用。
因這做炒米糖可是個累人的活計,菊花那小身板可累不下來,所以,她就請了張槐的娘何氏過來幫忙。她家不做糖,所以也沒那麼忙。
再說,楊氏準備了好些花生,可是家裡沒種芝麻,她便想著跟何氏換些。何氏卻直接把幾斤芝麻拎把她,說也別換了·做好了糖把點給她,也好叫她家楊子有些零嘴吃。
楊氏當然沒意見。兩家一直親厚的很,也不會計較那些掐斤掐兩的事。
當灶洞裡燒起了茅草——這炒花生、炒米啥的可不能火大了——鍋裡翻起了花生、芝麻時,滿廚房便飄起了香味。這香味又不同於肉香、魚香,只是同樣的勾人。小娃兒要是吃多了這類炒貨,那嘴裡會敗味兒·不想吃飯的。
菊花端著大簸箕,坐在小板凳上剝炒花生,時不時地塞一粒進嘴,又把剝出來的花生仁揉碎,以便待會做糖能分佈均勻些;小黑狗兒見大家都忙個不停,彷彿感受到了這歡喜愉悅的氛圍,撒著歡兒地跑進跑出,一刻也不停歇。
楊氏炒完了花生炒芝麻,炒完了芝麻炒硬米子·那手就沒停過,連她也覺得胳膊酸了,便跟燒火的何氏互換了一下。
炒硬米子的時候,倒了點兒香油刷鍋。待鍋裡燒熱了,騰起一陣青煙·便抓了兩把硬米子放下去。頓時,那晶瑩青潤的硬米子遇到熱油鍋,立時玩了個大變身——騰起一片爆米花似的炒米。
這時,便要猛炒起來,不然這炒米就要糊了。也不需要翻幾下,就能起鍋。那黃亮亮的炒米也是香濃撲鼻。
有那不捨得做糖的人,光炒了這炒米哄小娃兒。餓了的時候,用開水一泡·也是很香的·跟鍋巴一樣好吃;要是再放點兒豬油跟鹽,那更是美味了。
何氏一邊炒硬米子·一邊跟楊氏說話兒。
她樂呵呵地說道:“這香味兒,甭說是小娃子了,便是咱大人聞了也饞的慌。
往年我家楊子老是念叨‘娘,咱啥時候做炒米糖哩,。今年我要做,他倒不讓了,說他又不是小娃兒了,都這麼大了,唸書了,哪能還那麼嘴饞哩。你瞧這娃兒說的話,叫人聽了心酸。我就想著搭你一塊兒做些,也好叫他看書累了的時候,有個東西墊墊。”
楊氏接道:“那是,讀書可是費腦子的很。我聽青木說,你家楊子唸書可能耐了,這回夫子考較他們還得了第一哩?”
何氏便笑得見牙不見眼:“噯!這娃兒喜歡讀書。這學堂裡停學了,他也不歇會兒,見天捧著書,不是讀書就是寫字。我怕他晚上熬壞了眼睛,就叫他晚上早點睡,天明早起讀書。”
楊氏振奮地說道:“你呀,好好地栽培他,不定就給你掙個秀才娘噹噹。”
何氏更高興了:“我倒不是想當秀才娘,我想著他要是考了秀才,自個日子不就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