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京師,德勝門外。
穿紅戴綠的喇叭手、嗩吶手在城外一陣賣力,端的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袁崇煥居前,何可綱與祖大壽並轡居於後,懸在後面的則是十幾名親兵,押解著四五名俘虜。
親兵仍然刀甲不離身,三名遼鎮將領卻換下了甲衣,身穿大紅戰袍,頭戴忠靖冠。
袁崇煥看著身邊擠擠攘攘的人群,和身後吹吹拉拉的樂隊,本能感到有些過於俗豔、鬧騰。
笑著問向身前引導的禮部官員,“這位兄臺,這次的儀式是誰的主意?真是好不熱鬧。”
那名禮部官員嘆氣道,“這些都是宮裡的旨意。好不容易能辦一次獻俘大禮,我們也想辦得堂皇大氣一點。”
“誰知方案一上就被否了,據說是宮裡那位要把錢花在刀刃上。說是與其在典禮上使錢,不如把銀子直接分給各鎮和功臣。”
“所以這些藝人?”袁崇煥若有所思。
“也都是從周邊村鎮胡亂找來的,都不用花什麼錢。這輩子能給他們在京師午門吹打吹打,也算他們的福氣。”
袁崇煥失笑。
原來,雖然遼鎮沒有完全堵住建州回退的歸路,但好歹也算取得了一場大勝。
崇禎便令禮部尚書何如寵組織一場午門獻俘的大典,算是為已巳之變畫上一個句號。
獻俘之禮,本來重點就在於慶祝勝利和凝聚人心。
細枝末節上的東西,遼鎮軍人倒也不在意。
突然,他像想到了什麼,“朝廷,這麼缺錢嗎?”
禮部官員望了他一眼,“為了備戰,這幾個月花錢如流水。通州的軍需都堆成山了。”
“發完軍餉就沒什麼錢了,這可都是陛下內庫的金花銀。”
袁崇煥身體一震。
遼鎮一行人外圍,擠滿了看熱鬧的市民。
他們雖然對身帶肅殺之氣的遼鎮軍兵本能有些畏懼,但是對身後的那幾名倒黴的俘虜可沒有什麼好客氣的。
什麼臭雞蛋、爛菜葉,一陣陣的往這些人身上亂丟。
“夠了!”一名親兵張目呵斥道,“這些人待會可是要獻給聖上的。”
被這麼一嚇,市民們立刻安穩了不少。
但仍有人指著袁崇煥竊竊私語。
“那不是袁督師嗎?上回我還看到他被千刀萬剮了呢!”
“你的訊息也太不靈通了,那回剮的是個不孝子,是咱們聖上看破了女真人的反間計,在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