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見伊人,一如張愛玲在送給胡蘭成自己的照片背後寫的那樣: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的心,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不同的是,我低到塵埃裡,並沒有開出花來。
我能和她共處一室的地方,就是學校門口的一家早餐店,她和我身邊的有個朋友認識,機緣巧合之下,我們也有同坐一桌的時候。她每次開吃之前,先攬住左額前散落的秀髮,她不喜歡吃辣椒和糯米飯,所以每次她說你們慢慢吃,我們先走了的時候,我總能瞧見她的碗裡殘留有辣椒。
別問我為什麼每次都是她們女生先吃完,我想你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那年我高一,她也高一。
後來,我開始考全級第一,拿三好學生獎,在校報上發表文章,不為別的,只為了在那個全校師生都在的操場上,老師點名上臺領獎時,她能聽到我的名字,知道我是誰。
縱然我是集萬千榮譽於一身,但見到她,我還是不敢正視她的眼睛,就算是有幸能和她面對面說上話,我都佩服我自己那影帝級別的演技,竟然能做到一臉的風輕雲淡,坦然自若。
直到一個深秋的傍晚,我遠遠的看到她和我的一個同學走在了一起,我才卸下所有的偽裝,一直奔跑在操場上的跑道上,直到精疲力盡。
從那一晚開始,我就知道我和她註定是一個傷感的故事了。
很快就到了高考,我卻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考了一個讓家人和老師都大失所望的分數。跌入谷底的我不得已踏上了復讀之路,遇到了我生命中的另一個女孩。
她叫沐兮,和我做過一段時間的同桌,遇到問題總是喜歡跑來問我,而我卻因為高考落榜的事情,開始變得沉默少語,除了學習,對其他事情都是淡漠視之。
多愁善感之餘,我開始將我的所思所想,變成筆下涓涓流淌的文字,可是,每當我一提起筆,腦海中全是伊人的一顰一笑,我越想將她從我的記憶中擦去,她的形象變得越加地清晰。
我想著順其自然,將這一切都交給時間,相信時間能沖淡一切,但我錯了,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能沖淡一切的不是時間,而是我自己。
又一次高考過後,我們都去向了不同的城市。
大一那年,我根據自己和朋友的親身經歷,寫了一部青春校園言情小說。也在這一年,沐兮不論在學習上遇到任何問題,也都喜歡透過QQ影片問我,那一年我們幾乎每天都在QQ上有通訊。
一天早晨,我起床開啟手機,跳入眼簾的是沐兮發來的一條訊息,她問我是否願意做她的男朋友,我沒有感到很詫異,臉上卻多了一絲苦笑。
雖說那天是愚人節,但我知道那是一句真話,其實早在這之前,我就從她對我發在空間裡的每一條說說都贊都評論,從她和我閒聊的字裡行間,從她一遇到問題就找我幫忙中知曉了她的心意。
我只是一直在裝傻,佯裝聽不懂她的弦外之音,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我昔日的影子,那個只要一聽到喜歡的人的名字,腎上腺激素就會立刻飆升的旁觀者。她比我勇敢,她敢於向自己喜歡的人表明心意,而我卻一直在等。
也許結果會讓人失望,但我相信她一定不會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