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至於今日,這天底下,幾乎已經少有甚麼輝光能夠教掌握有無上瞳術的楚維陽都覺得刺目,覺得難以直視了。
但是這一刻,當那《玉冊》之中垂落下的極致輝光之中,那金玉交織的顏色凝鍊與顯照的時候。
切實說來,那輝光分明未曾有甚麼刺眼奪目的概念存在,可是這一刻,卻偏生教楚維陽無端的,近乎是下意識的眯起了雙眼來。
彷彿難以直視的並非是輝光,而是那一閃瞬間,那金玉顏色映照的過程。
但是好在,下一瞬間時,道人的眼簾微微開合,鷹隼也似的眼眸,倏忽間便將那三道在玉光清輝之中兜轉不休,顯然已經徹底切實凝練的金玉輝光,盡皆容納入了視野注視之中。
從其形,再到其質。
從大略的輪廓,再到那其上標頭處,所顯照出來的兩行微茫篆紋字跡——
《敕造瓊林玉京盟書之拓本》
《承續九天位階圖錄之副冊》
當這樣的盡都顯照著這樣兩行微茫篆紋字跡的三道玉頁金紙齊皆映照在了楚維陽的注視之中的時候。
當伴隨著道人的視線注視,疏忽之間,那玉頁金紙上原本呈現出來的兩行微茫篆紋字跡卻齊皆消隱去的時候。
倏忽間,則是那輝光的極致內煉,純粹質樸古拙的氣韻之中,金玉顏色的紙頁翻卷著,甚至具備有著金玉材質所不該具備的柔軟,裹挾著那些前所未有的躍動的靈韻,在這一刻朝著楚維陽的身形所在橫空飛遁而至。
乍看去時,從玉華再到玉頁,這像是甚麼與天地靈根所相類的一般饋贈。
但是,唯有真切的洞見過那樣兩行字跡的楚維陽,以及藉由著那玉光清輝,已經和這樣的三張玉頁金紙建立起某種難以言喻的獨特牽繫的楚維陽,在這一刻,竟有著將某種《玉冊》的雛形掌握在了手中的無端感觸。
呈現在他面前的,好像非是尋常的紙頁那樣簡單,那是不著痕跡,不著顏色的,明暗交錯的九色一十八等位階圖錄。
而這樣的拓本,這樣的副冊,不屬於任何天地,不屬於任何的道法,而是僅只屬於楚維陽自己。
這一刻,無須有任何的人的額外提點,只消是能夠看得懂篆紋的人,便盡都能夠明白,這樣的三張紙頁,到底意味著甚麼。
而也正是因此,前所未有的驚詫之中,楚維陽昂首,看向那懸照在其上,長久洞照著靈動輝光的《玉冊》。
這樣的拓本與副冊,真個能夠是《玉冊》所給予某一位修士的饋贈範疇之內的事物麼?
所謂古之玉京瓊林盟書,便像是昔年楚維陽借天地之力,一筆戳死商伯一樣,合該是具備有某種規則與框架的。
而也正是依循著這樣的念頭誕生的頃刻間,當楚維陽下意識的引動著己身的神念,往《玉冊》之上探索而去的時候。
某種朦朧與模糊的天地靈韻在頃刻間回饋到了楚維陽的思感與念頭之中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