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種趨同本身,在牽引那靈韻而至的過程裡,便已經滿夠用了。
而且,無端的,也正是藉由著這樣的靈韻遁至的過程,某種看似是更為飄忽與朦朧,但事實上卻是真切貫連的道法牽繫,從那五臟道宮所洞開的諸天永珍法身,不斷地鯨吞著靈韻的過程之中,開始與玄真寶鑑,與玄真寶鑑之中的承載萬法之神形所交織與共鳴。
也正是在這樣的時間緩緩地流逝之中。
一日,二日,三日……
十餘日,二十餘日,三十餘日……
當楚維陽徹徹底底的沉浸在了那一整個海淵,無垠歲月光陰裡,那些海量的礦脈所凝鍊而成的菁華之熔鍊的時候;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沉浸,這一刻的楚維陽甚至都未曾意識到,那種長久的宣之於口的輕靈道音,正在牽引著天地自然造化,不斷地凝聚在這山野之中。
在成為這一屆萬眾群生的道法造化的同時,那樣長久持續不斷的輕靈道音的迴響,有著更為微妙的某種餘韻,像是被桎梏在了須彌之中,桎梏在了風水堪輿裡。
無端的,像是天野在這一刻化成了自然而無形的天地熔爐、乾坤法爐,而在這乾坤法爐之中,楚維陽持續不斷的立身在其間,將輕靈道音傳遞向四面八方,進而,這些輕靈道音的餘韻,在觸碰到須彌與堪輿之力凝聚成的“爐壁”之後,復又回彈。
那種道音所引動的自然造化的餘韻,也同樣在這一過程之中洗煉著楚維陽的身形。
那餘韻本身,自然而然的洞開了楚維陽的內外周天的牽繫。
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天地自然與已經凝練而成的內景九天之間的牽繫。
而這樣的無上玄境降臨到楚維陽身上的最為直接的後果,便是倏忽間的某一日,楚維陽忽地真切意識到了牽繫的存在,那種在煉化的過程之中,像是純粹的沉浸本身,徹徹底底的忘我妙境裡,再回首時,永珍法身已經藉由著吞噬靈韻而吞噬了諸般至高神韻。
並且進而,與著玄真寶鑑之中的萬法之神形,已經徹徹底底的像是貫連了某種靈韻層面的本質。
而也正是在這一刻,倏忽間,像是昔日有驚雷貫穿內周天而洞開內景一般,同樣的那一道雷音,在這一刻貫穿了內景九天。
電光石火間楚維陽忽然間意識到,真正的“礦藏”事實上從來都不在那渺遠的海淵之下,而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一道前所未有之沛然的,滿蘊著先天氣息的礦脈,在這一刻躍升入了泰一玉皇天中去。
那是昔日上清玉平之界中,《玉冊》因功德所賜之兼具虛實的靈光化礦脈。
而與此同時,楚維陽的內景九天之中,那一輪玄真寶鑑也倏忽間顯照。
霎時,通幽符陣顯照的頃刻間,一道道身形顯照的頃刻,其上所承載的道法神韻,便與永珍法身所交織與共鳴著。
而與此同時,尚還在宣講道法的楚維陽,忽地,無端的在這一刻發出了一句心音。
“天人化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