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夠在直面著這樣的道與法的時候,仍舊堅定地始終選擇拒絕。
宗老也不例外。
一來,接下這些傳承玉簡不會有太多的因果進而叢生太多的波折。
二來,冥冥之中宗老也有所感觸,楚維陽那般另闢蹊徑,將陰冥法與地師風水堪輿之術相合,直指葬經的手段,會能夠教他洞見些修途上更為深邃層面的東西,而想要將那一層面切實的洞徹,也許需得從諸古法,更近於葬經發源的功訣去著手推演。
三來,宗老切實的明白著,關乎於掌握有真形道途的意義,這意味著,在玄元兩道之外,掌握有真形道途的地師一脈,將會是人世間凡有所知的云云諸散修唯一的選擇!
於是,就在心神為之而悸動的那一刻,宗老選擇了坦然的接受。
緊接著,宗老更是輕聲的開口言道。
“也好,你我而今不僅是有師徒之實,更是有了師徒的情誼,這偌大人世,無垠外海,凡有諸般要事,能被老夫得以感應,則不論千萬裡,老夫當再護你一程周全!”
眾目睽睽之下,這是一位地師一脈宗師,金丹大修士的承諾!
而同樣的,原地裡楚維陽也未曾選擇有拒絕,他只是笑著輕輕頷首,心緒仍舊沉浸在那種驀然回首的感懷之中,他不曾提及宗老已經有過數度的護持自己周全。
因果的事情,向來說是說不明白的。
一切盡留待往後去看。
因而,也正此時,楚維陽遂又稍稍偏轉過了目光。
順勢稍稍折轉身形,道人正這樣迎上了諸修探看而來的目光,尤其是那一位位金丹境界大修士,尚還未完成道法交易的那些宗門的掌教、長老。
此刻他們平靜的面容,終於也因為楚維陽接二連三的舉措而被牽動了情緒。
那種無法遏制的熾熱心念終是隨著目光變化而稍稍有所展露。
而隨著不止一位金丹境界大修士在同一時間用這樣的目光看來,其氣韻的交織已經足夠形成某種無形無相但又切實存在的沛然巨力。
而面對著這一切,楚維陽只當是春風拂面。
他立身在原地,從神情到身形,並不曾因之而有分毫的變化。
道人只是輕輕地擺了擺手,臉上的笑容稍稍比剛才是收斂了些,但仍舊帶有著和善的笑容。
“列位,有關於真形道途修法的事情,貧道已經交給了允函師妹和齊師妹,找貧道反而是徒耗些波折時間,一事不煩二主,仍舊是依循早先時的舊例便好。
只是有一點,乾元劍宗與五行宗,便不要再想這真形道途的事情了,縱然是汝等將金山銀山搬來,貧道這裡,也沒有一枚符籙篆紋是給這兩宗修士看的!”
楚維陽與這兩宗的宿怨幾乎已經人盡皆知。
昔日裡道人的出身跟腳不談,僅僅只是去歲五行宗的大變故,一宗掌教準備對著楚維陽隔空出手,幾乎便是五行宗老掌教最後殞命的根由所在。
這兩宗不傳法門,說破天去,楚維陽都有一番道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