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領旨,謝陛下隆恩!”陸元方沉沉叩首。
“江南富裕,朕相信書院之事必定能夠妥善做好。”稍微停頓,李絢沉吟著說道:“明年七月,朕可能去揚州一趟,時間不會太長,三五日,揚州繞一圈就回洛陽,工部,將作監提早準備好船隻,去了,朕要在最短的時間裡回來。”
“臣領旨。”裴居道和工部侍郎蘇瑰站出拱手領命。
“書院之事,河北道和江南道,西北道先行,其他諸道看情況而行。”李絢一句話,定下來天下事。
“喏!”群臣齊齊拱手。
李絢擺擺手,然後看向劉景先道:“天下諸上州刺史依次到京,中書省安排好諸刺史覲見之事。”
“臣領旨。”劉景先立刻拱手。
看到李絢有散朝的意思,吏部尚書雲弘胤走了出來,拱手道:“陛下,馬上就是新年了,新年之後,就要舉行新一年的科舉,科舉主考之事,還請陛下即刻定下。”
“又到科舉了,這一年過的真快啊。”李絢輕嘆一聲,看向群臣道:“去歲科舉是魏卿以禮部尚書行事,結果朕甚是滿意,朕倒是想繼續用魏卿,但卿如今是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就不便做主考了。
李絢的目光落在群臣之中,王方翼,李元軌,裴居道,蕭嗣業,雲弘胤。
“雲卿。”李絢看向雲弘嗣,面色沉吟。
“陛下!”雲弘嗣看到李絢臉上的難色,詫異的問道:“陛下可是想要用臣,但是又擔心臣的文名不夠?”
李絢點點頭,說道:“過幾年吧,等到東宮再編書的時候,朕讓雲卿領銜,如何?”
雲弘胤臉上閃過一絲苦澀,拱手道:“臣領命。”
“那麼這次便由岑相來做科舉主考吧。”李絢抬頭,看向中書侍郎岑長倩。
岑長倩拱手站出:“臣領旨。”
李絢微微點頭,面色肅然的說道:“今次科舉,相較去年,要求要嚴,錄取總數三十三人,寧缺毋濫。”
錄取總數三十三人,是指錄取的人數總數是三十三人,但可以不足三十三人。
水平不夠的,一概不要。
“臣領旨。”岑長倩肅然拱手。
“中書省,禮部,吏部,雍州府,金吾衛,千牛衛,配合做好這次掄才大典。”李絢神色鄭重。
群臣齊齊拱手道:“臣等領命。”
……
午後,立政殿。
劉瑾瑜看著剛剛忙完朝政過來的李絢,好奇的問道:“夫君為何這一次只錄三十三人,甚至還要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