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眾人的小九九也是很清晰了。
大家都想走,不想玩了,但是,這個話,不能從他們口中說出來。
因為他們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在場唯一有話語權的,只有陣斬了奴酋皇太極的徐長青了。
徐長青看了眼天色,已經快要午時了,清軍那邊現在應該也撕逼出一些東西了,如果再墨跡,恐怕真的想走都走不了,只能跟清軍主力在筆架山這並不適合大規模開戰的地方死磕了。
片刻,徐長青深深吸了一口氣:“督臣,撫臺大人,諸位大人、軍門,卑職的意思,我軍還是先退到寧遠,根據寧遠堅城防線據守更為妥當。當然,我們也並不是真正的放棄杏山、塔山不要了,只是臨時性的戰略撤退!
清軍雖強,但是,此時他們國主新喪,就算能臨時推選出新的主事者,要跟我們決戰,恐怕,也只有三板斧。
而只要我們能根據寧遠堅城之利,守住清軍這三板斧,清軍內部,必定會出現紛亂。
到那時,便是我軍收復塔山,杏山,包括松山,乃至錦州之時!”
徐長青說出‘臨時性的戰略撤退’這個詞,帳內眾人眼睛便是一片大亮,而當徐長青說出清軍三板斧過後‘復土’之時,眾人已經是忍不住的一片讚歎了。
“督臣,撫臺大人,徐將軍所言極是!我們並不是退守,放棄城池,而是戰略性撤退,為了更好的打回來啊。”
“沒錯,督臣,清軍國主新喪,必定憋著一股虐氣,這股虐氣,咱們不能正面來,必須得使巧勁才行。”
“督臣……”
隨著徐長青的旗幟亮出來,帳內很快活躍了起來,眾人紛紛表態,唯恐慢了。
主座上,洪承疇和邱民仰相視一眼,不由都是微微苦笑。
本以為可以不用徐長青出頭了,可此時,真到了地方才是發現,沒有徐長青,他們根本就玩不轉……
不過,此時氣氛已經成熟了,洪承疇也不再墨跡,當即表態,支援徐長青的計劃,馬上開始執行!
“督臣英明。”
“督臣英明啊!”
伴隨著一陣連綿的馬屁聲,各部趕忙去執行。
…
此時明軍的核心都在筆架山糧路區域,之前雖是潰敗,但留下來的都是核心精銳,說白了基本都是家丁,有著諸多的戰馬。
再加之徐長青的船隊在這,這種撤退沒有太大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塔山和杏山那邊。
這兩個堡子雖是不大,但都是要塞,都有軍民幾千人駐守,馬並不多。
加之周圍的連綿小屯堡,也得有個萬八千人。
所以,必須要有人去護衛一下杏山和塔山的後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