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阿濟格等候的這支部隊,其實就是清軍剛剛組建的前鋒營的火器部隊,一共有一萬名火銃兵,三千名火炮兵。品書網 共有各種火炮一百五十門,其中包括四十門紅衣大炮,另外還有拋石機五十架。
雖然這支隊伍從組建以來,還從來就沒有在戰場表現過其戰鬥力,但從多鐸、洪承疇、阿巴泰等人總結的與商家軍作戰的經驗來看,對付商家軍最有效的,其實還是火器,就是用火器來制火器。現在的阿濟格,也只能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於在這一支隊伍身上。
因此這支火器部隊一到,也立刻投入了戰鬥中,火銃兵馬上趕到河邊,取代了清軍的弓箭手,在河岸邊也布成三段連射,和商家軍進行火槍對射,而其他的炮兵則七手八腳,將火炮運到城牆上。
不過一百五十門火炮,由其是其中還有四十門紅衣大炮,每門至少都是在三千斤以上,想全部都運上城牆,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工作。而在這時候,清軍的火銃兵已率先和商家軍交上了火。雙方隔著秦淮河,互相都填彈開火,“砰砰啪啪”展開了一陣對射。槍聲頓時響徹秦淮河兩岸,也比先前密集了一倍有餘,而爭奪秦淮河的戰鬥,也進行得更為激烈了。
雖然在以前的戰鬥中,清軍也曾大規模的使用過火器與商家軍進行戰鬥,但主要是用火炮,像這樣有成建制的火槍部隊參戰,卻還是第一次。而清軍的戰鬥方式一下子由中世紀升級到了十五、十六世紀的水平。看來商毅的蝴蝶翅膀,己經扇動了不少的風暴,凊軍的戰鬥方式,居然也開始呈現出跳躍式的發展,而這一場戰場也有了一點真正的火器時代的戰爭味道。
儘管如此,商毅在陣地中用望遠鏡也看得十分清楚,清軍使用的火槍,大部份都是火繩槍,也有一部份是引線槍,另外還有少量的煫發槍。當然儘管淸軍所用的都是最老式的煫發槍,但對這個時代的中國來說,也己經是一個極大的進步了。這也和目前的世界發展大體相當,現在歐州各國其實也仍是以火繩槍為為主,煫發槍的普及,還要等到下個世紀。
雖然是同樣使用火器,但雙方仍然不是一層次,因為商家軍已經是全部使用的火冒撞擊式煫發槍,無論是在射程還是射速,比清軍都高出一個層次。秦淮河雖然不算寬,但在這樣的距離之中,清軍只有煫發槍和鳥銃免強可以夠得上射程,向三眼銃這樣的引線槍,根本就不夠。因此實際上清軍只有七千多人可以投入戰鬥中。
而在發射頻率上,雖然雙方同樣都是三段連射,但在一分鐘內,清軍最多隻能射擊四到五次,而商家軍卻可以達到九到十次,這不僅反是因為煫發槍的填彈速度更快,而商家軍在使用火槍的經驗和戰場適應性上,也比清軍要強得多。畢竟在真正的戰場上填彈射擊和平時的訓練是兩碼事,現在的商家軍,基本可以在戰場上發揮出平時訓練的九成水準,而清軍最多隻能發揮出六成。
再加上商家軍中還有三十二架管風琴槍,除了填充速度慢這個弱點之外,可以管風琴槍己是這個時代最強的陸軍武器了,因此雖然清軍的火銃兵加入了戰鬥之後,儘管在聲勢上打得到是很熱鬧,但在實際的效果上,仍然沒有多少起色。
但就在這個時候,清軍的火炮終於開始發威了。雖然淸軍的火炮並沒有全都運上城牆,但也完成了大半,紅衣火炮也運上來了二十多門,因此阿濟格也下令,先運上城牆的火炮首先開火,向秦淮河北岸發動轟擊。
清軍進攻的重點當然就是秦淮河防線體V形底部地帶,而且在一百五十門火炮中,至少有一百門以上,夠得上射程。而四十門紅衣火炮,當然是都夠得上的火炮之列。
“轟——轟——轟——轟——”
南京城牆上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巨大轟鳴聲,將一顆顆炮彈狠狠的砸向了秦淮河北岸,也使在開戰以來,淸軍首次在聲勢上壓倒了商家軍。
雖然清軍的火炮使用的都是實心彈,而且精準度也十分有限,但卻是在這一戰中,終於能夠對商家軍造成實質性的危脅了。一顆炮彈呼嘯而過,落到秦淮河的北岸,帶出巨大的力量,砸向對岸的建築和街道,只砸著瓦磚粉碎,砂石飛濺,梁斷簷拆,牆裂窗穿,同時當然也砸中了不少的商家軍士兵。
不過商家軍顯然並沒有因為淸軍的火炮參戰而退縮,依然固守著秦淮河的防線,同時一些火炮也調整角度,向城牆上射擊,但因為缺少重型火炮,效果也不顯著。同時又向城牆上發射了幾個霹靂火箭箱,但因為霹靂火箭的精準度不高,因此不是落到城壁上就是飛過了城頭,落到了城外,能夠準確的落到城頭上,並沒有幾支,因此對凊軍的殺傷力度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