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現在南京政府的金屬加工技術比趙士楨那個時候要提高了不少,經過孫和鼎等人反覆改進之後,確實使摯電銃的密封效能好了不少,尺寸也改小到只有四尺九寸,約合一米四八左右,另外打火方式也改成了火帽撞擊打火。而有效射程也免強能夠達到四十步。
商毅拿著新的掣電銃,聽孫和鼎介紹完之後,也點了點頭,讓孫和鼎進行試射。
五名試射人員舉著掣電銃,對著四十歩外的靶孑“啪啪啪”一陣射擊。商毅、段鵬等人也都在一邊仔細看著,並且還專程拿來一隻座鐘計時。
掣電銃的射擊速度確實比一般的步槍快得多,一分鐘射擊次數都在七次以上,如果加以訓練,每分鐘射擊達到十次以上,也不是不可能,只可惜在射程還有所欠缺,四十步的距離,雖然可以打裂木靶,但對鐵片的穿透力還不足三成。如果在戰場上,估計必須拉近到三十步左右才有效果。
而且論孫和鼎介紹,除了射程之外,由於結構複雜,製做工藝難度大,掣電銃的造價和製做時間都比一般的火槍高得多,一支摯電銃差不多要抵上四五支前裝彈式煫發槍。另外摯電銃還有一個劣勢,就是因為掣電銃是釆用子銃發射,早期的掣電銃子銃加上火藥、彈丸之後,重量達到了一斤多,現在雖然改小了尺寸,但也有九兩多,而且子銃的長度也有五六寸,因此一名士兵最多也只能攜帶三十發左右的子彈,而以掣電銃的發射速度,三十發也就只夠三分鐘用的。
當然如果在部隊裡少量裝配,還是可以的,至少在近距離的威力還是很大,另外在一些特殊戰場,比如城市戰、叢林戰,就要比前填彈式步槍有用得多了。當然還有就是在船上作戰。因為在這些地區作戰,距離相對較小,重要的是射擊的速度。
因此段鵬聽了之後,也連連搖頭,道:“太可惜了,如果這種掣電銃可以給一部份特種兵裝配使用,到是很不錯,因為特種兵會常在城市、山林作戰,但如果攜帶的子銃太少,也就沒什麼用了。”
商毅也點了點頭,道:“不過和先前的掣電銃相比,這己經很不錯了,我看可以裝配給海軍部的水手,在敵軍登船,或是我們攻上敵軍的戰船時,這種掣電銃的射速,也就大有用武之地了。等我把海軍部的人找來,讓他們試用一下,看一看怎麼樣。”
這時孫和鼎又讓人拿出第二種後填彈式步槍,遞給商毅,道:“王爺,這種火槍也是後填彈,但沒有子銃,使用的是紙殼定裝子彈,到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商毅接過來一看,這種火槍比改進之後的掣電銃還要小一些,大約在四尺五寸左右,在銃管後部裝有照門和彈倉,而且銑管裡還刻有膛線。看到這個設計,商毅就明白,是為了加大射程而釆用的設計方式。
隨後開始試射,第二種後填彈式步槍的射擊速度和掣電銑差不多,但射程確實比摯電銃還要大一些,達到七十到八十米,而且由於是使用的米尼子彈,因此穿透力也更強一些,在五十步的距離上,打穿鐵甲的成功率達到了九成以上,商毅也估計,這種步槍實際的射程,可能還會更大一些,雖然還比不上現在用的燧發槍,但完全可以達到戰場的需要,另外也解決了子彈攜帶的問題。
段鵬等人都是經過戰場的,看完了火槍後測試之後,也都意識到,這種步槍確實是比掣電銃更實用的一些,如果能夠大量裝配,可以使中華軍的戰鬥力再提高一大截。因此也道:“王爺,我看這種火槍到是好用,不妨可以製造一批。”看首發無廣告請到品書網
請分享
本書來自 品&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