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商毅也點了點頭,問道:“孫先生,這樣一支火槍的造價是多少?”
孫和鼎有點尷尬,道:“比改進了以後的掣電銃差不多翻了一倍。品書網 ”
商毅聽了,也嚇了一跳,那不是等於是十支燧發槍了嗎?現在一支燧發槍的實際造價約在十五兩白銀左右,也就是說這樣一支後填彈式步槍的竟達到一百五十兩左右嗎?雖然說現在自己現在的財政狀況良好,但要大規模裝配這兩種步槍,估計也要弄得國家破產,因此也道:“有這麼貴嗎?”
孫和鼎道:“回稟王爺,如果單論造價,這種火槍的成本也不會超過三十兩,但製造起來極為麻煩,如果以現在杭州兵工廠的火槍車間全部都來生產這兩種火槍,毎月的產量估計不會超過八百支。
商毅點了點頭,這也是早期後填彈式步槍不能普及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難以大規模製造,只有到了以後,等金屬製造工藝發展了,才能大批次的生產。
但雖然這兩種槍都還有許多的不足之外,不過兵工廠能夠做到這一步,己經相當不容易了,畢竟真正能大規模運用於戰場的後填彈式步槍,在另一時空裡,還要等兩百年才會出現。
當然現在能做出這樣水準的後填彈式步槍,也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商毅首先把雷汞和火帽給搗故出來了,在另一時空裡,這兩樣發明在後填彈式步槍的發展中,是置關重要的。因此如果照著這個方向發展下去,也許用不了五十年,就能造出真正實用的後填彈式步槍來。
於是商毅也對孫和鼎道:“孫先生,你們己經做得很不錯了,後裝彈的火槍可不是一下子就能造出來,就以這兩把火槍為基礎,再逐步改進吧,總有一天會造出更好的槍來。”頓了一頓,又道:“而且就是現在這兩種步槍,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雖然只能少量裝配。但如果在戰場上運用得好,還是可以發揮很大作用的。”
孫和鼎聽了,也十分激動,道:“王爺放心,我們一定會努力製造出更好的步槍來。”
商毅也笑了一笑,道:“來,現在讓我們再看一看連發槍。”
連發槍其實也就是第一代的機關槍,在槍炮取代了傳統刀劍弓矢,成為戰場上的主要武器之後,各國也都在追求殺傷力更大的武器,但提高武器殺傷也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提高射程,在敵人還打不到自己的時候,先打中敵人,二是加快射速,在相同的時間中,比敵人打出更多的子彈,於是也就開始有了各種連發槍的發明。
不過在馬克泌機關槍出現之前,所謂的第一代機關槍或者連發槍的原理,其實都是多管槍,管風琴槍就是其中的代表。但管風琴槍的劣勢也非常明顯,一是自身的重量太重,一架一百管的管風琴槍的重量差不多等於中型火炮,必須放在槍車上才能行動。二是填彈速度太慢,一次射擊完之後,基本就等於打醬油了。
中華軍到是裝配了不少管風琴槍,但也是隻有到了戰鬥最關建的時候,才會使用。而且管風琴槍的原理十分簡單,商毅收到的情報,清廷已經開始在進行仿製,因此自己也有必要製造出更為先進的連發槍來。
當然現在的連發槍都不是兵工廠自行研究的,而且由商毅提供圖紙和設計思路,然後由孫和鼎帶著兵工廠的研究人員反覆試驗。其實商毅一共提供了五種多管連發槍的圖紙,但由於目前技術的原因,只做出了三種。
這時孫和鼎己經招呼員工,從一輛馬車上抬下來三架連發槍,放在地面上開始組裝。這三架連發槍,都是在槍管後面有一個圓形的彈倉,裝上數量不等的小槍管,用一個四腳支架支撐在地面上,而在彈倉後方,還有一支搖桿。
這種連發槍在另一時空是叫做防衛槍,是在1718年,英國人詹姆斯巴克發明的一種轉輪式連發槍。射擊原理和左輪手槍相似,在彈倉的每個孔,裝上金屬小管,管中裝紙殼定裝子彈,用彈倉後方的搖桿,將每一個金屙小管轉至槍管定位,然後再逐一發射。等子彈射光後,彈倉可以取下,裝上另一個彈倉,就可以繼續射擊。
這個設計事實上是非常先進的想法,遠遠超出了當代的技術。同時也對後來的連發槍發明進行了啟發,在防衛槍之後,絕大部份的連發槍都釆用將槍管排列成圓簡形設計,以圍繞軸心旋轉,達到輪轉發射的目地。
不過巴克發明的防衛槍是六管轉輪,而兵工廠為了加強防衛槍的威力,設計了六管、九管、十二管三種轉輪,彈倉的孔數也一起擴大,這樣一個彈倉的量犬裝彈量可以擴大一倍,射速也可以得到提高。
三架防衛槍都安裝好之後,開始計時發射,在三分鐘的時間裡,三架防衛槍的射擊都十分順利,六管防衛槍射擊一百五十五次,九管防衛槍射擊一百八十八次,而十二管防衛槍的射擊次數達至二百一十七次,平均一分鐘達到七十次以上,比管風琴槍還略慢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