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的官袍制式跟武將的不一樣,普通百姓都能一眼看出來了。
他們體制內的人也能看出官階大小。
“那也是鍾介的人,副將?”有大人問道。“帶了多少人?”
“數十騎。”將士答道。
他們聽罷不知道為什麼暗自稍微呼了一口氣,連忙叫文吏們銷燬相關文書公文加快速度。
趁著元振跑了,他們也不可能老老實實坐以待斃,也有了自己的自
保之策。
到時候這些物證是沒有了,其他事情他們也能裝作一概不知,統統推給元振就對了,死道友不死貧道。
何況死無對證。
那把懸在頭頂的尚方寶劍,就算還想砍他們,也是師出無名了。
何況最壞的情況,就算是死,死法也有多種多樣的。他們想選體面一點的。
這又親自出門迎接。
外面正有人大聲說話,到了門口,就見到數十騎兵護著一位校尉,竟然還有一位宦官。
對方大聲道。“我奉欽差之命前來,石州刺史元振何在?出來檢查文書、授印還有聖旨。”
有人小聲應道。“元大人好像回府了。”
“通判、知府可在?”他們似乎並不打算進衙署,又問道。
這時眾人目光不約而同聚焦,在場官階最大的兩位。
那過來的校尉也從官袍一眼看出來了,盯著他們。
此情此景,兩人只得硬著頭皮上前道:“本官在此。”
“就你們來查驗吧。”那校尉說道。
其他人覺得這時候簡直多此一舉,鍾介好像有了鐵證,直接扣下都尉送進京城就審,接管了石州軍了。
這個時候竟然還走正常流程了,若有證據,帶著尚方寶劍過來一個個砍蘿蔔一般也不是不可能。
他們現在就期盼手尾能夠儘量處理乾淨。
不過是不是說還沒找到什麼鐵證呢?
哪怕是糧倉虧空被倒賣軍糧的事情,先追究的也是相關糧官還有刺史和都尉一文一武最高兩位官員。
而通判作為副手,不說推脫,大概就是一個瀆職罪。
可大可小,皇帝也在斂財補充國庫,如果有錢的話處罰能輕太多了。
鍾介好像也在拖延時間……眼前的情形他們也一下子就明白了。
只派了幾十人過來,看住他們了。
那麼本人究竟在哪了,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