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清相國.> 二十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十七 (2 / 4)

陳廷敬回道:“臣毫髮未損,這事就不去說了。要緊的是山東差事辦完了,百姓稍可安心度日。”

皇上冷冷笑道:“你真是料事如神啊!你說但凡下面說百姓自願、自發,多半都是假的。這不,果真如此!”

陳廷敬聽出皇上的笑聲裡似有文章,忙匍匐在地,道:“都是皇上英明,沒有輕信富倫的疏請。”

皇上目光有些空洞,正襟危坐。眼前跪著的這位翰林院掌院學士,一直讓皇上寵也不是,惱也不是。前年盛夏酷熱難耐,有大臣奏請往城外擇山水清涼之地修造行宮,陳廷敬說什麼三藩未平,國事尚艱,不應靡費。讀書人滿口道德文章,皇上嘴巴給堵住了,只好從善如流。可皇上內心甚是惱火,想朝廷再怎麼著也沒窮到缺少這幾個銀子。今夏更是炎熱逼人,宮裡簡直沒法讓人活。皇上熱得再怎麼難受,也得在臣工面前呈龍虎之威,汗都不能去揩揩。陳廷敬這回去山東辦差,事情辦得倒是稱意。皇上明知陳廷敬有功無過,可就是心裡覺著彆扭。陳廷敬若是真把富倫參倒了,皇上臉上也會很不好過。皇上自小同富倫一處玩,心裡多少有些護著他。陳廷敬並沒有參富倫,可見他是明白皇上心思的。皇上這心思卻又不想讓陳廷敬看破,心裡不由得有股無名之火。

陳廷敬仍跪在地上,豆大的汗珠直往地上滴。皇上見陳廷敬身前金磚溼了大片,竟暗自快意。靜默良久,皇上說:“拿過來朕看看。”

張善德聽得沒頭沒腦,圓溜著眼睛愣了愣,立即明白皇上原是想看看石頭,便吩咐小公公把兩塊石頭抬到炕上。皇上站了起來,仔細端詳泰山石。陳廷敬微微抬起頭來,他也覺得奇怪,先頭在濟南見到這兩塊石頭,簡直嘆為神品。如今進了宮,這石頭就顯得粗鄙不堪了。真不該自作聰明,說要獻塊石頭給皇上。

沒想到皇上突然驚奇道:“這多像宮中哪個地方的一棵樹!來,你們都來看看。”

原來,有塊泰山石通體淡黃如老玉,上頭卻有黛青樹狀圖案,那樹挺拔古拙。明珠等都湊了過來,點頭稱奇。張善德終於看出蹊蹺,跪下長揖,道:“恭喜皇上,這塊石頭真是天降祥瑞啊!”

皇上回頭問道:“如何說?”

張善德說:“回皇上,這石頭上的樹,同御花園的老楸樹一個模子!”

皇上大喜,低頭看個仔細,抬手摩挲再三,說:“哦,難怪朕覺著在哪裡見過哩!像,真像!看,樹下壘的土都像!”

陳廷敬並沒有見過御花園的老楸樹,那兒是後宮禁苑,不是臣工們去得了的地方。他只聽說御花園裡有棵老楸樹是皇家供奉的神樹,每年需從奉天運來神土培在樹下。明珠他們自然也沒見過那神樹,在場的只有內監張善德有緣得見。

大臣們都向皇上道了喜,高士奇說的話最多,無非是天顯祥瑞,皇上萬福之類。皇上笑道:“高士奇,你剛才還在說陳廷敬戲君啊!”

高士奇嘿嘿笑著,並不覺著難堪。皇上回頭望著陳廷敬,說:“陳廷敬,你這塊石頭,朕收下了。真是祥瑞啊!朕要把它好好兒收藏著,讓它時刻給朕提個醒兒!你起來吧。”

陳廷敬謝恩起身,暗暗吐了口氣。皇上高興起來,也就想到了陳廷敬的好處。陳廷敬當年入翰林沒多久,就隨衛師傅侍候他讀書,差點兒讓鰲拜要了性命。他親政之後,陳廷敬依舊朝夕進講,終年不輟。

皇上沒有再坐下,只說:“富倫的摺子朕看過了,他還算曉事,知道錯了。他這回上的摺子看來有理。”皇上說完,起駕回了乾清宮。

恭送了皇上還宮,明珠等方才同陳廷敬道了乏。明珠朝陳廷敬連連拱手,說:“富倫多虧了陳大人,不然他栽了自己都不知道哩!您我同富倫都是老朋友了,真得謝您啊!”

陳廷敬沒來得及客套,高士奇在旁說話了:“是啊,陳大人無意間救了富倫大人。”

陳廷敬笑道:“士奇可是話中有話啊!無所謂有意無意,事情弄清楚了,富倫大人就知道怎麼做了。畢竟是皇上欽點的巡撫嘛!”

高士奇也笑著說:“我哪是話中有話?陳大人敢指天發誓說您是有意救富倫大人?”

張英出來打圓場:“士奇說話性子直爽,陳大人宅心仁厚。”

陳廷敬本來就不想同高士奇計較,聽張英如此一說,打著哈哈就過去了。

這時,張善德領著幾個公公回來取石頭。張善德望著陳廷敬笑道:“陳大人可真會疼小的,這宮裡頭稀奇玩意兒多的是,卻還要弄塊不值錢的石頭進來。還真不知道往哪兒擱哩。”

高士奇笑道:“張總管快別說了,這石頭可是皇上讓留下的,您剛才還說這是天降祥瑞哪!您再多嘴可就是抗旨了。”

張善德內心其實並無怕意,卻連忙鐵青了臉,說:“高大人,您玩笑可不能這麼開啊,小的還要留著腦袋效忠皇上哩!”

說話間,兩個小公公已把一口箱子抬出去了。張善德同大夥兒拱拱手,出了南書房。

沒人再說石頭的事,都坐下來看富倫的摺子。好像大家都忌諱提起這石頭,生怕朝那箱子瞟上一眼。陳廷敬忽然覺得這箱子放在這裡很礙眼,便叫人先抬出去了。他悄聲兒吩咐人抬箱子的時候,南書房裡的人都只作沒看見。陳廷敬揣摸著,也許大家都已猜到,他在德州遇劫必定是富倫在搗鬼。那麼皇上肯定也會猜到這層,只是嘴上不說罷了。這正好應了陳廷敬的料想:富倫他是參不倒的。

午後,陳廷敬出了南書房,回到翰林院。出門這麼些日子,翰林院自然也積了些事情。回事兒的接二連三,也有無事可回單想說幾句體己話的。陳廷敬坐在二堂,見誰都滿面春風。翰林們無非做些編書、修史的事,日子過得清苦。可這些玉堂高品,說不定哪天就平步青雲了。也很有人小瞧這些翰林,都不拿正眼看他們。陳廷敬是翰林班頭,他卻從來都是看重他們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