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穩定因素
呂家的四個支柱全部倒下,如今剩下的也就是一個地方上的豪紳而已,對石斌沒有什麼威脅了。但賈玲、賽西施和剛剛得知這訊息的李旭都感覺這樣遠遠不夠,無法完全去除心中的那口惡氣,都表示至少要滅了呂家三族。要將呂文福通元的罪名安到整個呂家身上。理由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滅三族是很重的懲罰,當然,如果那人通元是可以滅三族的,甚至可以滅其九族。但是石斌卻不想這麼幹,呂家是個大家族,滅其三族意味著至少要死五六百人。這會牽連到太多無辜之人,實在是不該如此。故而在思考一番之後,不管三人意見,表示絕不能滅呂家三族,最後還下了軍令。
既然石斌下定決心不牽連無辜,賈玲三人也沒有辦法,只得任石斌處理。最後上報給理宗的奏摺上寫的就是,呂文德、呂文福二人在回江南的時候被土匪伏擊身亡,呂文信、呂文煥二人在兩浙剿匪時受傷不幸殉國。
收到奏摺的理宗可謂悲痛欲絕,因為他知道大宋再無一人可以制衡石斌,他只能任人宰割了。四人中呂文德被追封為王爵,呂文信和呂文煥被追封為侯爵,呂文福則沒有獎賞。
此時的石斌可謂權勢熏天,他除了要在意趙葵外其餘的人都不必在乎了,因為那些新提拔上來的官員可以說全是他的門生。何況還有趙剛、李旭、王驛和李韶這四個文武將官的內外支援,一切就更加簡單。
接下來的事情讓從沒當過首相的石斌感覺有些麻煩,因為他不知道是先休養生息還是趁著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打得火熱的時候提兵北上抄了忽必烈的後路。
如果要打就要仔細謀劃一番,兵力、糧餉、輜重都有做到萬無一失,還要防止後院起火。若是出了紕漏,小則北伐失敗,大則可能失去好不容易得來的局面。故而石斌並不急著發兵而是自己想了起來。
在他看來,如今朝野雖然表面寧靜,但是有一個地方卻很難說,那就是呂家的老巢江南兩路。也許就有人打算趁著石斌北上時起兵謀反。所以無論如何都必須消除這個不穩定因素。
想清楚這些之後,石斌便命許風將賈玲、賽西施、王驛和李韶全部都叫來參謀此事。
賈玲、賽西施和王驛一見對方就知道石斌有要事要談,因為只有此時賈玲與賽西施才會同時出現。剛剛歸附的李韶卻不懂這些,感覺叫兩個女眷前來商議事情石斌有些兒戲。若不是王驛好心勸阻,李韶都要直言勸告石斌了。
見到李韶的樣子,石斌笑道:“李大人,是不是感覺我將兩位夫人請來商議事情有些兒戲?還請不要小瞧這兩位,她們可都是巾幗英雄,絲毫不亞於你我。”
這番話倒是讓李韶想起了之前朝野傳頌的石斌帶著賈玲和賽西施奔襲元人的事情,於是有些慚愧的笑了笑,表示歉意。
“好了,閒話不多說,今天我是想和幾位討論兩個問題。第一是咱們現在是要趁著忽必
烈和阿里不哥打得火熱之際北上,還是在家中安心的休養生息,第二則是咱們該如何處理江南兩路剩下的事情。”
這是兩個很重要的問題,稍稍處理不好就會出現大麻煩。呂家四個雖然死了,但其黨羽還在,難保不兔死狐悲。若是再讓有心人利用,事情就會變得難以收拾。
“大人,我的意見是先修養生息,北邊元人要打隨她們去打,打到兩敗俱傷咱們再去收拾他們。而在此期間咱們則好好處理你剛剛提到的江南兩路的問題。”王驛首先開口道。
“大人,下官認為王大人言之有理,無論最後是忽必烈贏還是阿里不哥贏,損失的都是他們元人自己的力量。若是咱們此時前去,憑著忽必烈的手段難保他不會聯合阿里不哥一起對抗咱們。所以下官認為任他們鷸蚌相爭,咱們只要漁翁得利就好。”李韶贊同王驛的意見。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是個不錯的想法。石斌承認以忽必烈的手段他很可能與阿里不哥停戰,二人再聯合起來先對付他石斌。但又不甘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因為他害怕阿里不哥敗得太快,元人並未受到多少損失。
“夫君,奴家認為王大人和李大人說的都有道理。但是我認為如果準備充足還是可以發兵北上。”賈玲笑道。
“哦?”石斌笑道,“夫人說準備充足可以發兵北上?請說說看。”
“兵力、糧餉和輜重這些都不是大問題,想些辦法就能解決。關鍵是呂家在江南兩路還有不少黨羽,所以如果要北上首先要做的就是處理好他們。”
“對,姐姐說得對。只要將呂家的黨羽處理好了,事情就會好辦得多。”賽西施飛快的贊同道,“這就看夫君是想拉攏他們,還是想殺了他們。妾身認為元人的這場內戰至少要打兩年,阿里不哥不會敗得那麼快,所以只要夫君在兩年內處理好江南兩路的問題就行。”
聽完賈玲和賽西施的話,王驛與李韶立刻對她們刮目相看,眼神中都帶著些敬意。果如石斌所說,他的兩位夫人都是巾幗不讓鬚眉的主。李韶並不矯情甚至直接道起歉來了。
輕視女子在古代是很正常的事情,賈玲和賽西施又是顧全大局的人,故而並不在意,也要李韶不必心存芥蒂。